第五百二十四章 尊重契約,組建聯盟軍
“以忠治國,不錯!比以禮治國要好,禮得要求所有人都能做圣人,不但要守法,還要守德,這太難了!縱觀歷代帝王,守德者寥寥無幾,而大臣中,更是少見,但真若是找幾個不守禮且無大奸大惡者,倒是多若牛毛!另外,以禮治國,也會讓外番得寸進尺。卿可以以此執政?!?br/>
朱由校在得知畢自嚴于內閣的這番言論后,也表示贊同。
“臣謝陛下成全!不過,陛下,臣想說,李長庚此人雖說與臣理念不合,但他還是有能為的,也曾守南京有功,還是可以留用在內閣。”
畢自嚴這時候說道。
“朕知道!他這種人,心善,善良到會同情跟他沒有關系的莫臥兒帝國,既然他心善,就該多關懷關懷我大明的百姓,朕聽秦愛卿說過,在西南一帶,還有許多漢民熟番貧困潦倒,不像江南京師之民這樣富足,朝廷對他們不能不扶持,畢竟以后還得靠這些人去安定西南,乃至安南、緬甸?!?br/>
“所以,就擬旨讓李長庚升任文淵閣大學士,為西南宣撫使,去幫助那里的漢民熟番脫貧致富,把善心用在本國的貧民身上,替他們解決問題?!?br/>
朱由校說道。
畢自嚴回了一句:“是!”
從來自由貶官貶去偏遠之地,而朱由校現在這樣做算是開了升官去偏遠之地的先河。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朱由校不得不承認任何時代都有那種非常圣母的人,這樣的人,只能讓其把更多的愛奉獻給本國子民,否則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李長庚因此不得不啟程去了西南。
而朝廷在從民間籌集齊興兵印度半島的款項后,便正式開始籌備對印度半島用兵的事。
“對印度半點用兵,不同于昔日北上和西征,這是一場錢財之利重于政治軍事之利的戰爭,既然是為了錢財之事,自然得要盡可能使利益最大化,大明可以出動水師,但沒必要千里迢迢運大規模陸兵去,徒增錢糧耗損,另燒殺搶掠這樣的罪惡也不適合我大明帝軍直接去做,以致于影響帝軍王師之聲譽;
敕旨理藩寺,令其推出兩名理藩官員去朝鮮和倭國,告訴朝鮮國主和倭國幕府將軍,莫臥兒帝國未經天朝允許非法占有印度半島,違背世界基本秩序維護條例,他們將被允許和天朝一起去維護秩序,他們可以派兵與天朝的軍隊組成聯盟,出兵印度半島,軍費自理,但將來可以與天朝一起瓜分莫臥兒帝國的利益,那是一頭肥豬,天朝可以給他們一口肉吃,但他們必須出力?!?br/>
朱由校對此下達了自己新的諭示。
“陛下圣明!若真能讓倭國和朝鮮出兵,則我大明的確可不用投放太多兵力去印度,而影響其他地方用兵,而若真因戰爭失利而有損失的也會,也不會造成只我大明受損,就算遭到土著記恨,也不用只記恨我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