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朕是一切的主宰!
這些被謳歌成歷史上開辟新航路英雄的西洋殖民者,本來還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屠華人很多次,但現在被殺的是他們,且還是遭受到這個時代最殘酷的處罰。
“幸而吾皇睿智,才使馬尼拉的漢人得以幸免于一場屠殺,才真是真正的大仁大義,另外,接下來,也因為這件事導致國朝對外方略有所改變,以后只怕我大明要藩國林立了。”
政事堂這里,自然聽不到卡特西等佛郎機官員的慘叫聲,也不會替他們唏噓,甚至,作為元輔的畢自嚴已經開始向大明皇帝朱由校說起接下來的事來。
“是啊!但從我大明衍生出的藩國還是少的,得多一些才好,遍地開花,這樣我中華文明才能在各處生根!朝鮮和倭國這些,雖說也尊儒,但到底不夠純粹,尤其是倭國!要想盡辦法滌除其本土文化,用步步蠶食的方式,先支持一些主動漢化的大名獨立,使其不統一,最后到徹底操控幕府,接著定要使其天皇消失!”
朱由校說著就又道:“這些都得循序漸進的來,也不知道朕御弟在呂宋能不能立足,另外他們作為戰勝國,關于呂宋島勢力范圍吵得怎樣,什么時候該給朕報上最終方案來?”
原來,朱由檢并不是受大明朝廷的官方派遣去領導聯盟軍的。
而是在朱由校的慫恿下,以個人名義向朱由校申請自建一大明藩國后,并以大明藩國的名義,加入了聯盟軍。
然后,才被朱由校任命為聯盟軍總指揮。
在這之后,朱由檢才用自己的積蓄和朱由校資助的一部分錢財,招募了退伍官兵,組成了一支軍隊,
朱由校在準予朱由檢去外面自立藩國后,給其藩國賜國號為“崇禎”,且下旨賜馬尼拉為大明崇禎國之首府。
出現這一切的緣由皆是因為朱由校基于大明帝國現在的實際利益出發,而開始鼓勵帝國皇親貴胄去海外建國,以促進漢文明的發展。
所以,在將呂宋島的佛郎機人物理改造完畢后不久,朱由檢就宣讀了圣皇朱由校的詔書,開始在這里建立大明崇禎國,并舉行了建國大典。
一同參加這種文明改造計劃的儒系國家官員都被邀請參加了這次大典。
信王朱由檢也沒想過他有一天會在朝廷支持下于海外建國。
但此時的他還是興奮的,畢竟做一個有實權的藩王,還是和以前不一樣的。
大明的高級官員商周祚也出席了這次大典,他來這里,是將作為大明圣皇派來的欽差大臣,主持接下來這次戰爭的戰勝國對呂宋島的勢力劃分之會議。
朝鮮、日本、琉球等代表都知道朱由檢是大明圣皇的親弟弟,也就默認最富有的馬尼拉歸信王所有,但對于其他城鎮和土地,這些戰勝國還是爭的特別兇的,可謂是唇槍舌劍。
但對于他們而言,也很新鮮,因為彼此都沒想到,會在談判桌上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