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以成為工人為榮的現象
當然,令李迎等當地人更驚訝的是,這些大同機械廠的職工都比他們闊綽,購買力非常強,遠超過他們當地這些底層平民。
“今年本廠正式開始經營的時間才只半年,所以,盈利不是很多,也就三十多萬元,每位職工可分紅兩百到五百銀元之間,現在開始分紅領錢。”
負責機械廠財政的畢自嚴說后不久,戴愛國等職工就陸續排隊來到他這里領錢。
對于戴愛國等職工而言,在聽到他們可分得的錢款數額后,也很是驚喜的,因為在這個時代,一個普通居民正常收入也才二十元銀幣左右,兩百到五百的分紅,自然意味著他們這些普通職工的收入一下子是正常居民收入的十倍乃至數十倍,這還不包括工資和獎金等收入。
“大同機械廠的職工可有錢了,他們有職工看上了我們坊里的一姑娘,上門彩禮竟直接拿了出一百元!可真是有錢!”
“可不是,這眼下臘月辦年貨,凡是來我家鋪子上買肉的大同機械職工都是整扇整扇的買。”
“大同機械廠的職工就沒有不戴手表、不坐人力車的,總感覺比蘇州城里那些老爺還氣派!”
“他們看病不花錢,孩子上學也不花錢,而且還都是好大夫、好先生。”
“如果能成為大同機械廠的職工,只怕比當上相公還好呢。”
昆山的當地人也在與大同機械廠的職工接觸許久后對大同機械廠的職工產生了很強烈的羨慕感,甚至開始出現一種自卑感,而覺得大同機械廠的職工比自己要尊貴些,連帶著茶余飯后,閑聊時,也常常聊起大同機械廠的職工。
當然大同機械廠帶給當地人的,不只是這個廠里的職工特別富裕,而與自己這些當地人雖然生活在一座城里,卻又像是不同階層的印象,還有這個廠子生產的物件很高端的感覺。
因為大同機械廠的職工都是來自于軍械制造總局和天津制造業基地的資深工匠,且所用技術都是最先進的制造技術。
所以,該廠制造的蒸汽汽車很受歡迎,不僅僅是蒸汽汽車,乃至像大同機械廠附帶生產的自行車、鐘表這些產品也很受歡迎。
當地人皆逐漸以用上大同機械生產的商品而為榮。
這也就更加地促進了當地民眾對大同機械廠職工的羨慕。
等到后面,大同機械廠的單身職工在請媒人說親時都特別搶手。
自然,當大同機械廠接下來因為市場打開,而需要擴大規模,且需要集中更多老工匠到研發線,而開始向當地征招學徒工時,也就受到了當地青年人的積極響應,甚至不乏已取得功名,但因為是貧民出身的書生前來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