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進一步改革科舉,安排士子去西歐做官(二合一)
“那得嚴格限制這類研究生的錄取比例,大部分當去各地為官。”
盧象升回道。
“自然!如今這時局真是變了,天下居然開始缺人去做官,而不是缺官讓人來做。”
朱由校點點頭,笑說了一句。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寧肯強迫漢人士子去外面為官,如同強迫宗室勛貴去海外為君一樣,總比繼續讓西夷人繼續統治自己要好,不然,新開辟的疆域豈不是白開辟了?”
溫體仁笑道。
“很多人只是不敢走出去,等朝廷強迫他們走出去后,他們會發現走出去后的世界真香!比如,去英吉利的那個叫徐乾學的,人家還成了當地國王的女婿,被封伯爵,樂不思蜀,主動替英吉利謀劃此事既然是盧卿提出來的,就由盧卿據此上奏,不過,到時候,難免遭來天下舉子的非議與咒罵,愛卿得有所準備。”
朱由校繼續說道。
盧象升這類能躋身高位的士大夫,皆是接受了興明社理念,也算是真的成功做到克制自己私欲,愿天下為公的士大夫,自然個人福禍之事,也就沒那么在乎,因而,他在這時候,便起身回道:“為大明漢家之利益,臣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朱由校如今還在用的輔臣自然都是治國理念和他保持一致的,所以,其他輔臣也都沒有再說什么。
接下來,進一步改革科舉選才的制度便以詔旨的形式頒布了下來。
吏部、學部、禮部這三個負責這類制度改革具體執行的官衙,其尚書侍郎等官自然不敢置喙。
只是當這一政令讓天下人知道后,倒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畢竟會試、殿試已經實行了數百年,而很多人也習慣了在鄉試后通過會試、殿試魚躍龍門的人生路。
現在倒好,會試、殿試直接沒了。
而且舉人就可以直接參加選官考試,一旦考試通過就可以直接授官。
這讓許多自詡將是國之干才、才華橫溢的士子大為失望,他們需要在功名上分出高低來。
何況文人本就相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