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設西廠 調邊軍南下 漕糧斷運
“指望幾個能臣干吏完成新政只能有一時的效果,畢竟能臣干吏不多,也不可能一直在地方上干著,還是得有新的條例制度,朕打算設立專門的衙門來負責催繳逋賦,查清楚誰欠稅就收誰的稅,并使其在查稅征稅上有一定的提成收益,但這個衙門沒有加稅的權力,所以,該衙門要想不砸掉自己的飯碗,就必須嚴查逋賦嚴追逋賦!”
朱由校說了起來。
他的設想就是成立大明獨立的稅務部門,統一征稅收稅,甚至最好設立最精良的稅務軍隊,這樣強行武力收稅,而不用畏懼豪門大戶。
“專門的衙門?”
方從哲聽后問道:“陛下,臣斗膽請問,這衙門當怎么設,請陛下明示?”
“主體是最精銳忠誠的朝廷官軍,但衙門堂官是由內廷官員、外朝文官和武官共同組成,互相監督;
選一名文官為總督,負責查國庫稅負情況,選一名內廷大珰為總管,負責查內帑稅負情況;選一名武官負責統領稅務官兵征稅;
甚至有必要時,用抄家鎮壓的方式強行征稅,而朕的打算這個衙門就叫做西廠,西廠曾經有過,且對朝野都有威懾之力,正好用來催繳逋賦。”
朱由校回道。
方從哲聽后十分驚駭,他不得不承認皇帝這個要比單純倚靠文官更靠譜,因為這種有文官、武將、內宦一起負責征稅的方式即可以互相監督,也可以有更明確的分工。
“這樣的話,督撫文官們就不用為了彌補虧空,而強行加征于庶民,而西廠也不能為了完成繳稅任務而強行加征于庶民,因為他們沒有加稅之權,而督撫文官們只負責清丈田畝,如果他們造成大戶少田小戶多田那就是他們失職,要么貪污要么失察,那到時候西廠收稅復核時發現不對而上報后被查明的話,就別怪朕對他們不客氣!”
朱由校說著就露出了狠厲之色。
“陛下圣明!大明的確當將征稅之事設為專門的衙門來管理。”
方從哲回了一句。
“那就擬旨吧,西廠設總督、總管、提督三個堂官之職,皆為正二品,不相統屬,可互相參劾,可互相稽查;
第一任總督就先讓戶部尚書汪應蛟兼任,他是戶部尚書,最清楚大明有多少欠稅;
第一任總管讓司禮監隨堂太監李永貞擔任,此人在查抄經驗豐富,剛查抄不法晉商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