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在大明搞基建
按照以往的模式,是需要畢自嚴自己花錢請幕僚,然后讓幕僚具體負責畢自嚴所負責的事。
但為了提高政務效率和底下具體執行者的積極性,所以,朱由校就直接增加了官員編制。
大明果然是不缺想做官的官員,許多舉人貢生在因為知道畢自嚴可以給他們員外郎的官職后,所以,都積極地來找畢自嚴,求著畢自嚴薦舉他們,盡管畢自嚴現在所做的事不符合士紳階級的利益,但對許多渴望權力而遲遲未能做官的士紳個人而言,這卻是讓他們進入仕途的好機會。
要知道,在吏部報名求一個知縣乃至縣丞官即便求到官職的機會很少,一般都要等好幾年才能求到,依舊有不少舉人貢生排著隊等。
如今畢自嚴手握六十個六部員外郎的官職名額,士紳們自然是踴躍來報名的。
因為大明讀書人實在是太多了。
而官位的確不多。
因此,畢自嚴很快就舉薦好了六十名員外郎,然后他就帶著這六十名員外郎開始規劃出天津城的范圍,并開始招集流民到這一帶,編戶設坊,然后任命坊正,再以坊為單位組織這些流民開始建城造路。
……
位于天津左衛尹家灣的一處運河岸邊,一群流民在這一帶結草棚而居,他們的主要職業就是給運河里的進京船拉纖。
只是現在運河已經封凍,進京的船越來越少,連漕船都已經不再運糧,所以,他們現在的活很少,自然也沒多少糧食收入可掙的,也就只能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忍饑挨餓。
在他們不遠的地方,就是朝廷的官倉。
官倉綿延數十里,而且因為今年催繳逋賦得力,朝廷增收不少,糧倉增加了不少。
但因為有官軍保護這些糧倉,而這些流民也當慣了順民,即便餓死也沒誰敢來搶糧倉。
“爹爹,我餓!我還很冷!”
一沒衣服穿的男孩唐豆芽戰栗地對問著屬于無數京師流民一員的唐有山說了起來。
使勁在自己兒子身上搓著產熱的唐有山看了一眼草棚外漫天的飛雪道:“兒啊,再忍忍,再忍一天,我們再喝那碗粥!這眼下馬上要過年,沒什么運糧的活了,如果不忍,我們就活不過這個冬天了!”
唐豆芽點了點頭:“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