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八章 越來越崇敬陛下
而更讓他欣悅的是,他下一刻卻看見有羽林衛官兵正在給一老大娘家挑水和打掃屋院。
雖然徐光啟知道皇帝陛下已經下旨讓張同敞試著在曲阜搞軍民魚水情的試驗,但此刻正的親眼目睹這一幕后,他還是不由得感嘆道:“到底是陛下圣明!這才是王師??!”
新建的天津城是朱由校搞試點工業化的搖籃。
大量與制造相關的工廠作坊集中在天津,數十萬流民也以此為工人的方式成為了天津新居民,而擺脫了流離失所的命運。
但因為是文官在執行天津執行皇帝的決策,所以,天津的讀書氛圍更濃。
而現在的曲阜算是朱由校搞土改的試點地。
原本的孔家佃戶成為了直屬于皇帝的自耕農,而且還因為有近衛營的臨時軍管,所以相比于天津多了些軍事化管理的色彩,進行著新型軍民關系的試驗。
但無論是天津還是現在的曲阜,徐光啟都非常喜歡,他也在反思,反思為什么自己松江那么多織造作坊和棉紗作坊集中的市鎮,為何沒有像天津一樣可以讓所有百姓安居樂業,而依然會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而自己家鄉附近的金山衛為何依舊沒有這樣和諧的軍民相處畫面,大量軍戶逃役,田地荒蕪,而軍官與家丁如土匪一樣還常常滋擾附近農戶。
作為一個有政治抱負的官員,徐光啟在巡視完天津和曲阜后,開始在內心也更加真誠覺得自己的皇帝陛下似乎有一種自己還沒有參透的大智慧,他覺得自己好像弄明白了,但又好像沒弄明白。
但毋庸置疑的是,徐光啟現在對朱由校更加增添了一絲崇敬感,而恨不得立刻回京面圣,向皇帝陛下陳述他給天津、曲阜帶來的巨大變化,但現在他還不能回去,所以,他只能迫不及待地想把給天子陳述的話寫在了奏本上,雖然他此時寫在奏本上的話讓別人看來是在極盡討好奉承之能事來夸贊君王,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此刻所寫的每一句都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