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九章 要大搞基建與查抄違旨富商
“不妥!增加糧食產量依舊是社稷安穩之本,棉紗和生絲價格增加,權貴士紳自會改稻為桑,而驅趕佃農,使許多佃農流離失所,而朝廷要做的事情讓這些被趕出農田的佃農通過務工甚至是入伍為兵的方式活下來,將來在全國進行清丈田畝后清查出來的田地依舊是分田于民鼓勵百姓種糧,以應對將來棉田桑田過多導致糧食緊缺的局面,人終究是只能靠吃谷麥才能解決饑餓,而不是靠棉花和桑葉。”
朱由校拒絕了方從哲的建言。
方從哲因此不得不深思起來:“是!臣請陛下諭示。”
“朝廷要繼續大興土木!主要是交通改善,要增建官道,其次是水利與河道工程,該挖渠的挖渠,該修堤的修堤,棉紗和生絲上漲的事,自會有人會將自家種稻麥的田地改為桑棉田,而朝廷要做的是準備好養活被趕出來的無地流民,為什么江南現在糧食增量越發不如湖廣,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言,而不是以往的蘇湖熟、天下足?就在于大量江南稻田變為桑田,也使得大量無地百姓出現,如今這一現象會加劇,朝廷要做的就是讓這些無地百姓不能變成流民,而是變成工人。”
朱由校說道。
“陛下所慮甚遠,臣不能及。”
方從哲明白了不過來,并立即回了一句。
“立即去辦,內閣會同戶部、工部議定出個今后幾年要興建哪些工程的法子來,款項如何籌措、進度怎么安排,不要只想著把將來朝廷增收的糧賦又只存起來,然后等著被貪墨漂沒或者腐爛掉。”
朱由校吩咐道。
接著,朱由校又道:“但是不能因為禁止囤積棉花和生絲困難,朝廷就不管,過多囤積和炒作棉花和生絲價格的還是得嚴厲打擊,改自己的稻田為桑田,沒什么,但是囤積炒作,必須嚴打!他們只能賺朕允許他們賺的錢,否則朕就得讓其傾家蕩產!無論他是什么皇親國戚、公卿勛貴!”
“是!”
方從哲聽后不寒而栗,他知道皇帝陛下也是在警告自己這個首輔。
……
“國公爺的意思,朝廷允許賺的錢我們要賺,朝廷不允許賺的錢我們也要跟著賺!所以,官營紡織業,我們入了股,但是接下來囤購生絲和棉花的事,我們也要做!朝廷就算不準也不行!總不能陛下還真要與我們這樣的人家翻臉。”
成國公府的管家朱孝這時候就如此對背地里替眾多權貴士紳做生意的富戶徐鴻儒和王森兩北直隸富商吩咐了起來。
“我們杜公公也是一樣的意思,這棉花和生絲價上漲,肯定是有南方商人在背后炒價,這種事,我們北方商人怎么能錯過,再說,將來官營紡織業一開張,那價格只會繼續上漲,所以我們得既要跟著皇上一起發財也要發皇上的財,你們這幾家商號得繼續這樣干,出了事別怕,后面有我們擔著。”
太監杜勛的管家杜旺也在這時候同樣如此說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