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東廠嚴審逆賊與反間計!
所以,他們這些鹽商開始不得不紛紛北遷。
事實上,此時九邊邊鎮,已經開始有大量荒廢的田地被主動接受改革結果的一些鹽商開墾了出來。
甚至還有鹽商還在長城邊外,從一些蒙古部落手里買了一些在長城附近的廢棄耕田,比如河套一些本就屬于產糧區的田地就被一些鹽商花錢買了下來開始屯墾。
畢竟這些耕田對于蒙古游牧民族而言,沒有多少價值,所以價格比較低。
而也因此,在朝廷還沒收復河套時,民間已開始有漢人商民開始進入在弘治朝丟失的河套地區。
……
“將戶部奏請設立官營鹽業局的題本立即批紅準允,鹽業的確需要官營鹽商介入,不然真容易導致鹽價升高,另外,傳旨給各省巡按御史與巡鹽御史,務必嚴查官鹽質量,一旦被東廠查到有玩忽職守,定不輕饒!戶部請求鹽引分撥邊鎮的情況予以公示,且公示在《邸報》與《皇明報》上也予以準予,這是個好辦法,既便于調度各邊鎮軍糧,也能遏制戶部腐敗,畢自嚴是個實行辦事的,著內閣擬旨,加授他太子少保官銜!”
政事堂。
朱由校是在進京途中確定了恢復弘治朝以前開中法之制的決心的,并下了旨,但他沒想到,戶部這么快就開始執行起來,還提出了很好的執行建言。
這讓他這個皇帝因此舒心了不少,并因此發現他的文臣們現在很愿意執行他的改革,尤其是在他表示絕不退縮的態度后,以至于這次開中法之制能實施的這么快。
所以,朱由校心情大好,也就直接給畢自嚴加了個榮譽官銜。
“遵旨!”
方從哲則因此回了一句,并主動提出道:“啟稟陛下!如今開中法恢復到孝廟以前的制度,將來朝廷會因此節余不少軍需,可如今國庫本就已很是充盈,故臣請問,這些節省下來的軍需當如何安排?”
“恢復以前的開中法后,邊鎮商屯會增加,而在邊鎮的商民也會增加,而有人就需要有路,才能讓邊鎮軍事與邊貿活動更加便利,所以,節省下來的軍需依舊用于邊鎮,用于建設官路,首先是從京師到山海關和宣府、大同等地的官道,要新建為四個馬車并排的官道!”
朱由校說后就道:“下旨給戶部,著戶部部議一下,能節余出多少軍需錢糧出來用于增建官道!還有,讓人立即對在邊鎮商囤的鹽商推廣玉米和番薯、土豆這些利于北方種植的農科院新培育之作物。”
“遵旨!”
方從哲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