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德川幕府得知長崎事件后的反應
“正當如此!除此之外,還應派人帶國書于明國皇帝,長崎之事皆是松浦藩擅自行動所致,與幕府無關!”
伊達政宗繼續回道。
德川秀忠點了點頭,他現在沒再因為大明水師對長崎倭人的報復行為而惱怒,而是迅速恢復了理智,知道自己要想維護自己的統治利益,自己就必須采取綏靖政策,所以,現在伊達政宗建議他派人帶國書給大明皇帝,主動解釋此事,他也沒有反對。
而因此,陳新在占領長崎后沒有遭到倭國的大規模報復。
相反,德川幕府還主動給陳新送來了糧草,理由是彰顯自己幕府睦鄰友好的態度,伊達政宗這些大名也主動向陳新示好,還想把自己女兒主動獻給陳新,就像歷史上在海上頗有實力的鄭芝龍也得到倭國大名獻女的機會而因此娶了倭女且有了鄭成功一樣。
但陳新不是鄭芝龍,他只是朱由校麾下的一名武將,而不是一方諸侯,朱由校也只給了他和他的水師們對外國百姓不講軍紀的特權,但沒給他們可以不在乎內部軍紀的特權,所以,陳新自然也就沒有與這些大名結親,只收了幕府的糧草。
陳新這樣的行為倒獲得了德川秀忠的好感。
因為德川秀忠擔心的就是有大名和大明水師勾結,進而企圖挑戰自己的將軍權威。
所以,德川秀忠在接下來不但沒有組織幕府軍收復長崎、驅趕陳新所率領的大明水師,反而還阻止其他一些在乎倭國國家尊嚴的大名出兵長崎。
但德川秀忠不知道的是,開始商業資本化的大明帝國,現在因為生產關系的轉變,尤其是在皇帝和掌權官員皆是大資本家后,已經開始極具侵略性,而且,這種侵略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為現在的大明帝國需要市場、需要原材料、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不然,大明的新型紡織技術就不再是大明復新強盛的動力,而是導致大明社會動蕩的導火索。
因而,德川秀忠在接下來會發現他即便選擇綏靖,大明也會主動找上門來,逼迫他做許多他不愿意做的事。
亦如現在的朝鮮。
朝鮮現在是大明最忠實的小弟。
但并不代表大明會讓他躲在幕后過自在逍遙的日子。
因為社會性質改變的大明帝國在露出他對外掠奪的獠牙后,就注定他要以一個新型世界霸主的身份來重新制定規則。
以前的大明只要求自己的小弟向他朝貢稱臣,然后互不干擾,各自管好自家的百姓。
但現在的大明對自己的小弟有了更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