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付世家大族
其他一開始意圖在兩邊下注的遼東大族現在都很后悔,也擔心自己家族和東虜來往、以及自己族人投靠東虜的事被發覺后而被皇帝陛下嚴懲。
他們甚至因此都想直接暗殺皇帝。
但已經有無數次暗害皇帝的失敗行動證明大明皇帝朱由校是真的得上天眷顧的,他們這樣做只會招致更嚴重的后果。
而他們現在更多的是希望通過自己這邊已投靠東虜的族人主動投誠來獲得皇帝陛下的諒解或者減輕懲罰。
所以,這些遼東大族也開始利用各種關系旁敲側擊地打聽關于皇帝朱由校對主動歸順朝廷的叛變者會如何處置。
“主動坦白、主動歸順,算是棄暗投明,自然值得肯定,但是難以確定是不是真心投誠。”
朱由校因此對主動詢問此事的遼將祖大壽、孟喬芳等談起此事來。
祖大壽和孟喬芳等聽后心里不由得一顫,祖大壽先問道:“還請陛下明示,在下那位世交好友當如何才算是真心投誠?”
祖大壽沒敢直接說他的族人已經在東虜陣營中擔任要職,只是用“我有一個朋友”的方式詢問皇帝。
朱由校瞅了祖大壽等遼地將領一眼。
他不得不承認這些遼東大族,是真沒把什么民族大義放在心上,眼里只有家族的利益,一方面也是在為大明出生入死,浴血沙場,另一方面也的確是在通敵賣國,靠著壟斷著遼地人力資源和自身不錯的作戰實力,做著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事。
這種家族,他這個皇帝是真不好處理。
因其罪而滅九族,難道就不考其功?
因其功而賞九族,難道就不慮其罪?
朱由校知道這是大族的常見情況,即便到近代也還不少,一兄在紅,一弟在白,有時候還不是主動的,是客觀環境出現的,如他以前看過的一部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里面就涉及了這樣的事。
“起義,主動殺虜酋而獻寨者,方可為真心歸順者!另外,別的人起義,朕或可寬宥,但李永芳,這個第一個背叛大明者,即便主動起義投誠,也不可寬宥!此人開了我大明臣子投虜的先河!明顯對東虜忠心耿耿,即便起義歸順也保不齊是詐降!不嚴懲不足以儆效尤!傳旨,將李永芳之祖父地、祠堂改為公廁!由遼人世代污之!”
朱由校知道自己很難扼制那些名門望族搞兩邊下注的投機事宜,但他也要讓這些名門望族長個記性,別在一股新勢力崛起時,第一個投附,那樣只會被當做典型嚴懲,也別指望其他大族會為你鳴不平,其他大族不會那么傻,所以,他便要求嚴懲李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