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使緬甸軍感到恐懼
當然也跟大明后勤準備充足有關,大量后勤物資都是由馬匹馱載,甚至一個普通士兵配了兩三匹馬,即便一匹病倒,還有兩匹可用,所以,出征的官兵依舊體力充沛。
不過,緬甸還是利用大雨影響明軍行進速度的機會,提前做了大量準備,在未布置的明軍必經之路上做了許多準備。
三個月后,秦良玉所率主力進入到了木邦。
這里原是大明的領地。
木邦的守軍直接棄城而逃。
所以,秦良玉部順利占領木邦。
但這并不是因為緬甸軍畏懼明軍,而是實行戰略轉移,意圖逃到山里與大明軍隊打游擊,為此,在逃到山里前,他們還進行了堅壁清野之策,將所有百姓都遷進了山里。
明軍到后沒有尋找到足夠的糧食,只在進山后才搜尋到數百石糧食。
秦良玉在出征前也在云南、廣西一帶征調了一批漢人營兵,這些營兵原本是作為制衡當地土兵的軍事力量,如今被調來出征緬甸,則是為了屯駐在新占領的城池。
而現在在收復木邦后,秦良玉就在木邦城留了三千漢人營兵,并繼續帶著主力往蠻結挺進。
因為秦良玉也已通過自己的線人,得知緬甸因為被她臨時改變進軍計劃的行為誤導,而導致緬甸方未能提前應對,并在錫箔江組織防御,而最終,緬甸方只能匆忙在蠻結組織主力應敵。
所以,秦良玉也就根據情報直接往蠻結趕來。
他隆王已讓緬軍在這里建造了木寨二十余座,且以此構造了二十余座軍營,綿延數十里,皆卡主各處要道。
緬軍在各處木寨用熱帶雨林豐富的巨木交互排列成寨墻,且未割去外表潮濕的樹皮,而使得明軍從外面攻打的話,難以攀附,而巨木寨墻內又筑之以高大土墻,另外,木墻和土墻內外還挖有深溝,溝內插有鋒利的竹簽,竹簽上還有糞土或動物腐爛尸水澆過的污漬。
但明軍要想打下阿瓦就必須把這些木寨一個接著一個的攻克。
還不能用火攻,因為這里是熱帶雨林地區,潮濕得很。
另外,秦良玉發現自己這邊是無險可守,所以,秦良玉不得不面對自己這邊被緬甸軍攻擊和沖垮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