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農會,劃時代,千古第一善政!
朱由校則接著說道:“另外,朝廷也可以組織一批有志者去試著搞農會,動員百姓積極性,總結些經驗,以后培養些這方面的人才,為朝廷所用!”
說后,朱由校就詢問著懂經濟的畢自嚴:“畢愛卿,對此認為如何?”
畢自嚴則道:“皆為良策。”
接著,畢自嚴又道:“陛下,老臣覺得朝廷還可以在稅政上著手,以老臣之見,天下百業是否興盛,其根在于百姓消費之力度,故百姓之消費,也就是生產者之消費,當為天下消費之主要消費,主要消費若增長,則百業皆興盛,而若增長之消費非為主要消費,只是宮廷貴族、地主豪紳之奢靡消費,那百業則蕭條,只會使能造奇珍異寶之巧匠能大富,不能使百業振興也!”
“故,既要使主要消費增長,當為百姓繼續減負,如之前陛下免天下徭役,而使天下之盛遠勝前朝一樣!”
“如今天下百姓,依舊因此政而享財富增長之便利,以致于雖辛苦,但到底能有結余之財,若稍加節儉,也能由貧困至殷實富足。”
“但是,如今天下百姓,皆已因天下所增之財漸集于豪族,而漸由改善型消費變為節儉型消費,使大明之工業增長放緩,兼并田地之風再起,而愿出資建廠者愈發的少!”
“所以,不如繼續減負,使百姓財富增長更快,而使主要消費增加,百姓不必為積財而行過于節儉之事,當敢為改善生活乃至消遣娛樂花錢,使天下百業繼續昌盛下去,如此國運方可持久昌隆下去。”
朱由校聽后點了點頭:“到底是畢愛卿,把這錢法之道看得透徹,可為朕師矣!”
“朕如今方知道,這消費之事,也得看是何消費,如果是豪奢消費,就是表面繁榮,如果是大眾改善生活之消費,則是真正的繁榮,利于工業之增長,文明之進步!”
“漢、唐、宋等皆有過興盛之時,為何后來國破家亡?皆因興盛之時,豪奢之消費未變為百姓之消費也!君王、貴族、官僚越來越奢靡,而百姓的日子反而過得越來越緊,這的確得注意。”
說著,朱由校就問道:“以卿之見,當如何在稅政上使百姓財富增加?你難道是想朕把田賦也徹底免了?”
“陛下圣明!”
畢自嚴立即回了一句,頗為興奮,他沒想到陛下也想到了這一點,不由得暗嘆:“本朝這位天子敢情早已有了這方面的大膽想法?!這等魄力,堪稱千古難見也!”
劉鴻訓、朱燮元、溫體仁、孫傳庭、盧象升一干人聽后也大為震驚。
因為免天下徭役、人頭稅已夠劃時代了。
如果再把田賦也徹底免了,那整個大明的統治體系是真的徹底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