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賣國者,凌遲處死!(二合一)
大多數人是有自己的民族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也知道愛財需取之有道,不能壞了大規矩。
何況,朱由校還推行全民教育這么多年,民智早已進一步開啟。
這也就使得,現在的大明帝國依舊是朝廷掌控著最先進的技術,最多的生產資料。
而外夷即便用各種手段盜取,也沒有到破壞大明根基的地步。
貪利的商人也是一樣,也依舊沒有到破壞大明根基的地步。
許多真心為了社稷的人,還是在竭力維護著大明社會現有的秩序和華夏漢人的利益。
“周工!你知不知道,我們大同機械廠的工人能免費讓名醫給我們看病,能免費讓好的先生教我們的孩子讀書,我們每年的分利跟昆山縣的縣太爺收入差不多,是因為什么?皆是因為我們大同機械廠有技術優勢!是我們自覺把技術壟斷在我們自己手里,可你呢,卻為了別人每個月多一倍工錢的好處,背叛工廠,要把你在工廠的技術教出去,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們嗎,對得起你孩子的未來嗎?!”
因大同機械廠的技術員周良被一商人收買而被發現給安排到全廠大會上接受批評時,已成為職工委員的戴愛國就在這時候斥責起了周良。
“就是!只是讓民間商人學了去也沒啥,就怕那些商人經不住誘惑,把技術賣給外夷!”
一大同機械廠的職工還因此附和起來。
周良自然是無地自容,表示甘愿接受一切懲罰。
對于此時的大明而言,皇帝和有民族意識和大局意識的民眾,都在盡力維護著現有的社會狀態。
而秉持朱由校意志的大明海外殖民地的官員們,則在全世界擴張著這種社會狀態。
朱慈煒這里率軍順利進占了江戶。
進占江戶軍事上倒是沒什么難度。
畢竟現在的倭國對于大明而言,已如囊中之物,其頭,其尾,其腰皆被大明控制。
取江戶而徹滅其國如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