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方艦隊往我大英帝國而來
所以,在明軍出兵英格蘭時,荷蘭人也是非常支持的。
歷史上,這一時期的荷蘭和英國就是敵對關(guān)系,因為爭奪全球殖民利益鬧得不可開交。
這一世,還是如此。
而大明因為這次屬于在離本土萬里之遙的大西洋用兵,不可能從自己國內(nèi)征調(diào)足夠用的民夫,而如今所用到的民夫都是荷蘭商人從尼德蘭各地雇傭來的民夫,甚至還用了大批荷蘭雇傭兵,作為輔兵,以便到時候在占據(jù)英格蘭諸多城鎮(zhèn)后,好作為留守城鎮(zhèn)的兵力,以避免因為需要派兵留守而導致大明作戰(zhàn)兵力減少。
這些荷蘭商人很渴望大明能征服英格蘭。
作為其中之一的荷蘭商人巴森特就在大軍出發(fā)之時,對來尼德蘭負責該地學政的徐秉義說道:“王師這次定能一舉定英夷!而立我大明國威!”
徐秉義只是笑笑。
如今隨著大明在尼德蘭統(tǒng)治日久,許多荷蘭人已經(jīng)開始接受漢學教育,不少荷蘭商人已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甚至也和一些漢人士大夫成為朋友。
巴森特也不例外,他和徐秉義交流起來并不困難,且也是徐秉文的摯友。
而且,巴森特簡見徐秉義郁郁寡歡,還主動問道:“學政可還是因為令兄在英夷那里做貴族的事而煩悶?”
徐乾學和徐秉義的確是兄弟,且都是顧炎武的外甥。
不過,兄弟二人卻因為思想不同,而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一個去英吉利當了伯爵,一個則受自己舅舅的號召來海外為官歷練。
徐秉義則在巴森特問后主動回道:“舅父給我寫信來說,如果可以,當讓我勸他回來!作為堂堂華夏男兒,豈有在外夷為官的道理。”
徐秉義說后又道:“我已托人帶信給他,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會不會愿意回來。”
“自然是會愿意的,這次大明王師一到,必令英夷喪膽,而令兄肯定也會因此明白,任何人都必須誠服于大明,想逃是逃不掉的。”
巴森特回道。
徐秉義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