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朕有錢人,得花錢刺激消費
只有花錢大搞奇技淫巧大搞建設才符合朱由校想讓銀幣流通到更多人手里的目的。
“敕旨工部,在京城營建一座專用于朕避暑的園子,園子就叫大明園,乾清宮太小,不夠寬敞,又無水景吸熱,一到暑天,就酷熱難當,朕需要一個更便于接見群臣、處理公務以及消暑納涼的清幽地,這筆銀子由朕自己出。”
朱由校在大明已經當了兩年皇帝,他不得不承認乾清宮的確不算很適合居住的帝王寢宮。
因為乾清宮的確不算大,也沒什么綠色景致,而且到夏天后,更是酷熱難當,即便有冰塊消暑,但也沒有綠樹成蔭、湖水接舫的園子住著舒服。
要不然,歷史上那些有點自我做主能力的皇帝也不會選擇在乾清宮外的其他地方居住,跟這不無關系。
滿清皇帝甚至直接大建園林。
朱由校自然也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居住與工作環境。
順便也拉動一下內需。
所以,朱由校此時下達了要建園子的旨意。
方從哲這個首輔自然不會違背朱由校的旨意,當即答應了下來,開始擬旨。
這也算是皇帝有錢后的好處,想要改善一下居所,也不用再看文官們的臉色。
但朱由校這樣做自然會讓許多所謂的正派文臣士大夫感到不滿。
“方賊等說天子暴而不昏,以老夫看,天子不但殘暴而且昏聵至極,將我江南士紳之海利奪來,并不輕徭薄賦,而只顧著滿足個人喜好,竟撥上百萬內帑造船,這簡直是靡費國帑!還把從江南搜刮來的銀子用于建園子,這種大興土木之舉算什么有為明君?!”
“之前,他直接大筆一揮,給那些我士林中自干下賤,而編雜書話本以悅草芥的文人厚賞上萬銀幣,甚至賜官賜爵的事,就已經可以看出來,我們這位天子就不是一位愛干正事的主!鼓勵下賤文人寫難登大雅之堂的書,而稱其為大家,卻將真正的大儒流放至遼東挖地種土豆,此等殘暴昏君,亙古未有!”
對朱由校的不滿的文官們背地里如此議論著,但他們現在也只敢在背地里議論一下,明面上是不敢說什么的。
就如同歷史上滿清皇帝大肆興建園林而他們依舊只能稱頌其為明主一樣。
現在的大明,明面上,這些文臣士大夫依舊也還是不得不違心地稱頌朱由校是千古第一圣君。
“朕就喜歡看著你們這種對朕很不滿但又不能把朕怎么樣的樣子。”
朱由校通過東廠也得知了很多大臣在背地里不得不稱頌自己的話,而他自然知道很多文官肯定是不情愿的,所以,他也就因此笑了笑,腹誹了幾句。
不過,也有大臣真心實意地認為朱由校是圣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