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國的高端玩法
現在大明船政局產能過剩,而且所造帆船又更新的比較快,所以,正需要增加國外的戰船訂單來增加船政局收入,進而養活船政局的大部分普通工匠。
于是,阿布奎在大明船政局訂購了七艘天啟二年制大帆船,并也向大明朝廷表示,他們會增加到出動二十七艘戰船、一千五百名本國士兵的規模。
克隆爾得知后不敢落后,也再次增加貸款,增加戰船訂單,表示到時候會出動三十艘戰船、一千名本國士兵,以協助大明收復果阿。
兩方就這么軍備競賽著,向大明銀行追加貸款,向大明船政局追加訂單。
誰也不愿意放棄東方貿易這塊蛋糕。
直到雙方已經沒有可以抵押和讓利的空間后才比拼結束,最終雙方各自都增加到了五十艘戰船的規模。
但雙方的實力依舊處于均衡狀態,沒有誰比誰壓過一天,與向大明貸款以前一樣。
不過,真正獲利的是大明。
大明通過貸款收割了雙方以后幾十年的貿易利潤之一部分,而且還成功使一直讓朝廷倒貼錢的船政局因為賣次等帆船扭虧為盈,并有了更多的資金研發新戰艦。
朱由校成功通過二桃殺三士的策略讓荷蘭和西班牙主動讓出許多利益給大明。
而且,朱由校這是陽謀。
西班牙和荷蘭兩國都別無選擇。
甚至,接下來,他們還要為了盡快償還大明的貸款,而比大明還要迫切地去攻打果阿,奪占葡萄牙的貿易份額。
對于出兵果阿,大明也就沒有出動太大規模的兵力,不過只派遣了駐濠鏡的近衛軍水師第三營的一支艦隊而已,即一艘一級風帆戰列艦和兩艘二級風帆戰列艦、三艘三級風帆戰列艦,合計六艘戰艦,在編官兵合計五百余人。
這自然也就消耗不了多少軍需。
因為承擔主要作戰任務的是西班牙和荷蘭的船隊。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大明還是西洋番國看上去出兵的人數都不過千人百人規模,不是說真的就這么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