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不必是文官,咱家也可擔大任的(補更)
徐光啟倒是頗為同情的瞅了袁可立一眼,他不知道方從哲這樣做到底是為袁可立好,還是故意把袁可立架在火上烤,但他不得不承認,方從哲這種老狐貍,有時候真的是到死都要讓人難受一下的。
魏廣微也看了袁可立一眼,心里滋味五味雜陳,他自認是現在方黨的二號人物,畢竟現在李汝華、孫如游、汪應蛟這些昔日方黨大佬都已致仕或退居二線,不過,他沒想到的是,方從哲會推薦袁可立,但他現在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畢自嚴倒是很樂意見到袁可立成為首輔,他知道袁可立精明強干,由袁可立任首輔,朝堂將會更加有活力。
袁可立這時候神色凝重地向朱由校行了大禮:“臣遵旨,謝陛下隆恩!”
“新的首輔既已定,便議一議眼下幾件重要的事,首先是果阿的統治,果阿與濠鏡不同,遠離中土,內地統屬不便,當直接設一總督府,先令陳新直接任果阿總督,領兵部左侍郎銜兼樞密副使以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配營兵一營,為水師建制;
至于具體安排,批復陳新,先對當地土著犁庭一次,需清洗者有三類人:一是不蓄發易服者,二是不肯學漢字學漢音者,三是當地有文化影響力的土著,先清洗后,再請旨移罪犯于其地,種植棉花與水稻;另外,盡快恢復當地貿易,關稅采取新商稅?!?br/>
朱由校說著就又道:“說到這里,征收新商稅的事如何推行全國得盡快提上議程,眼下天津、濠鏡、果阿三地已為試點,接下來,當在全國開始推行?!?br/>
“陛下說的是,商稅的事的確不能再拖延了,年初的一場大旱,耗費了不少國帑,可見這農稅之增減,的確受天意之影響太大,若能盡快使商稅成為國庫之主要稅源,這樣即便有天災人禍,也不使國庫收入受其影響太大?!?br/>
袁可立說著就道:“臣會謹遵陛下旨意,盡快廷議商稅推行之事?!?br/>
朱由校點了點頭。
袁可立和畢自嚴二人是提倡改革商稅的積極分子。
因為兩人皆是民籍士紳,都不愿意讓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地主承擔國庫的主要收入。
何況,兩人現在處在高位久了以后,尤其是參與官營貿易后,也清楚,現在商品經濟可比農業經濟來錢來得多,而且更穩定。
無論是基于公義,還是私心,兩人和他們身后的一幫官員都目光灼灼地盯著新商稅這塊蛋糕。
而也因此,朱由校突然覺得,這或許也是方從哲臨終前首推袁可立的原因,擺明了也是迎合自己這個皇帝想改商稅的心思,同時也是借此機會讓袁可立這個不怕得罪權貴的家伙來搞商稅改革。
“甚好!”
朱由?;亓艘痪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