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儒系文明西進,爭誰是大明第一走狗
倭國這邊,德川家光在從商周祚這里得知大明邀請他幕府出兵組成聯盟軍一起征討莫臥兒后,是興奮至極,即可就答應了下來,因為德川家光覺得這是一個爭霸世界、獲取好處的機會。
當然,地狹人密又災難頻發的倭國的確就比朝鮮更富有侵略性,因而與朝鮮的反應不同,他是巴不得狐假虎威,去欺負其他政權,借著大明的勢去侵略。
何況,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并不是名義上的倭國之主,他知道自己要想持續控制天皇,還得依靠大明,所以,他現在是以做大明的狗為榮,也就比朝鮮還要積極許多。
……
到天啟十八年的六月,朝鮮和倭國皆派出了代表來到大明京師,在大明樞密院與大明的樞密使孫傳庭確立組成聯盟軍,征伐莫臥兒的事。
但在這時候,朝鮮和倭國兩方卻因為彼此在大明樞密院所擬的《聯盟協議》上簽字的位次發生了爭執。
朝鮮方認為他們才是大明的第一走狗,儒家文明普及程度最高,最接近大明的中華文明,而倭國相對要野蠻一些,不然也不會曾經在他朝鮮坐下那么多罪惡,也就要求倭國在簽字時排在自己后面。
倭國方則認為他們倭國實力強于朝鮮,甚至一度攻入朝鮮都城,使朝鮮沒有還手之力,被迫求大明救援才復國,也就覺得以實力來算的話,崇尚儒家文明的國家里,他該做大明的第一走狗!
最后這事竟然直接鬧到了大明皇帝朱由校這里。
朱由校為了表現出自己對儒家文明建設的重視,特地下旨讓翰林院、國子監、崇文寺、禮部這些屬于清流的官員會集于文華殿,并朝鮮和倭國的使官出席,一同討論朝鮮和倭國的排位問題。
“陛下,朝鮮官方文字已使用漢字,服飾已接近漢服,而倭國依舊未以漢字為官方文字,且其服飾與中原服飾差役相比于如今朝鮮差役較大,故臣認為朝鮮文明程度較高于倭國!倭國當排在朝鮮之后!”
“陛下,朝鮮儒學比倭國儒學發達,據臣查閱朝倭兩國士大夫之詩作文章發現,更得儒家德化精髓的乃是朝鮮。”
“必須,自然是朝鮮貴于倭國,不論別的,朝鮮國民已用漢名,而倭國依舊是四字之名,如蠻夷之名也!”
這些儒臣按照朱由校的授意,很認真地根據儒學接受程度比較著兩國的文明程度。
最后得出結論,根據以儒家文明為標準設定的文明程度,在倭國排在朝鮮之后
而倭國使官酒井忠朝見大明皇帝如此大陣仗,派了如此多儒臣引經據典地爭論對比,倒也不得不服氣,一時不由得暗自下定決心,對自己的隨從松平康信說道:“中國化不夠徹底,而不能得到大明更大的尊重,這真是我倭國的恥辱!你回幕府告知將軍這事,并說我的建議,我倭國接下來必須進行更徹底的漢化改革,興盛儒教,務必比朝鮮要更加的接近周禮所體現的儒家文明!否則,我們將會在國際上的地位,一直屈居于朝鮮之后!”
松平康信說道:“是的!尤其是大明官員說我們的姓名類若蠻夷之名,簡直是讓我們無法辯駁,而朝鮮使官卻因此洋洋得意!得先把名字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