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平民去海外開辟疆土
朝廷和國內的民眾自然也不在乎這些人的生死。
而且對于朝廷而言,這些人只要有一個能夠成功,朝廷都是賺的。
朱由校和他的大明朝廷這樣做,讓全球的外番,尤其是歐洲諸國非常頭疼。
“這些卑鄙的東方人為什么這樣做,他們不來攻打我們的城堡,卻發動農奴奪占我們在鄉野的土地!”
奧地利公爵希爾克此時就惱怒地躲在布達佩斯城堡內,眼睜睜地看著明國人發動著這里的農奴,在他城堡外,分著他的田地,還操練他的農奴,去攻占其他貴族的莊園土地。
希爾克已經試過讓自己的雇傭兵出城攻擊過,但沒有意外的是,出城野戰,他們根本無法戰勝明軍和被訓導后的農奴自衛隊。
歐洲諸國都在發生這種情況,以致于歐洲變得比歷史上的這一時期還要混亂。
歐洲各國貴族自然很想解決這一難題,但他們因為不是大一統的王國,很多都是以各個貴族自己建立的藩國什么的,即便有的同屬于神圣羅馬帝國,也不過是很多個諸侯國組成的松散政治聯盟。
所以,歐洲各大君主對本國的動員能力很差。
甚至有的國家連常備軍都沒有,要打仗還得現找雇傭兵。
這讓播撒興明社理念、解救農奴、且趁機建立大明政權而建立屬于大明的經濟市場的明軍小股部隊,可以因此瘋狂地在歐洲鄉村建立獨立據點,甚至力量越來越壯大。
讓歐洲諸國絕望的是,大明還有大量正規軍主力在繼續往西進軍,而沒有因為進占到華沙而停止腳步。
一盤散沙的歐洲諸國如果是一個統一大王朝的話,或許還能利用地理縱深對抗明軍,但他們并不是,也就在遇到明軍的繼續進軍時,而感到特別恐慌。
不過,歐洲諸國還是竭力地應對著此事。
普羅士王國、西里西亞、瑞典王國、漢諾威選侯國、巴伐利亞選侯國、薩克森公國、奧地利王國(哈布斯堡王朝)、瑞士、威尼斯共和國、丹麥和挪威王國……
林林總總,大大小小,好些國家的使臣都齊聚到了維也納,商量著怎么應對大明帝國的西進以及各國境內的農奴暴動。
“設立一個聯盟吧,諸位,讓我們暫時把信仰的爭端、民族的矛盾以及商業上的矛盾都放下,我們需要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東方人的擴張!不然,我們就都要變成東方人的奴隸呀!他們實在是太可怕了,之前的羅剎國,現在才被滅的波蘭立陶宛聯邦,都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