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士大夫在西洋做官為政后
“弟意已決,在馬賽行海禁之策!且還要在馬賽地區恢復太祖路引之制,另外,聽聞朝廷已將馬賽及其周圍之地,劃為曲王之地,而宗室朱慈烺已被封為第一代曲王,所以,弟已打算,等曲王到馬賽后,便建言他在曲王國恢復原有的科舉制度,重設進士科!”
因此,鄒忠荃還在信中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為政想法,甚至還想影響將來分封到此的朱慈炯。
朱慈烺是朱由校之侄,朱由檢之子。
因為信王朱由檢積極配合推恩之制,而甘愿把主動吞并的婆羅洲之地推恩給其子孫自立為國,朱由校便投桃報李,把朱慈烺轉封到了法國南部為王國國君,其中,王都就設在馬賽。
朱慈烺和其父朱由檢不一樣,倒是頗為崇尚無為而主,也比較厭倦攻伐之事,所以,等他就藩馬賽后,倒也采納了鄒忠荃的建言,行海禁之策,大行科舉,當然,為不引起中央朝廷不滿,曲王國所行海禁只是禁王國內的商人出海,而不禁明商。
這樣也就逼得馬賽本地人只能老老實實的種田,給朱慈烺繳納田,而不能隨意出海。
這在朱慈烺剛剛就藩曲國的初期,倒是有利于恢復生產。
許多剛剛恢復自由身的農奴也愿意只種田,而不是被貴族們奪走田地,去工廠里當苦工。
“讓所有牧師教士都去墾荒種田,還有研究什么自然科學的,不過是一些奇技淫巧,一律不過是壞人心性的末技,也都不要再研究了,一概去墾荒種田,自食其力!”
鄒忠荃因為有朱慈烺的支持,也就更加地無所忌憚,開始不讓馬賽一帶的當地學者研究自然科學,只讓他們去墾荒,當農民,他甚至還下令毀掉這些學者的實驗儀器,燒掉他們的資料。
鄒忠荃這些士大夫在馬賽大行保守之策,朱由校自然是清楚的,但他懶得管,只在錦衣衛奏報這些事后,笑說道:
“一個個只想當地主的毛病是改不了的,也只想他治下的民眾一輩子只跟土地打交道,但這終究是不可能的,等人多地少的時候,他們會嘗到苦果的!到時候,只怕還得靠中央朝廷為他們平叛。”
“陛下說的對,他們這樣做,依舊是一廂情愿,也只是目前才有利于歐洲恢復民生,回到戰爭前的狀態而已!不過,這樣也好,以后整個全球的經濟格局,只怕很長的一段時間會因此依舊是大明本土為中心,而歐洲這些地方,還是只能處于整個利益鏈的下游,只能靠生產最基礎的原料獲得利益?!?br/>
對全球未來經濟布局看得頗為深遠的張煌言這時候說道。
“只要中央朝廷直接統治的本土區域不這樣做就行,本土區域依舊要堅持以民族利益最大化、生產者利益最大化為本,繼續發展科技,大興平民教育,防止有些人想把本土也變成一個大莊園,而大行保守之策,愚民愚君,而利于自己斂財肥己!”
朱由校因此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