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們去遼東必須打贏
……
“你寫封手書給熊廷弼、孫傳庭二人,告訴他們,羽林衛的近衛營是大明帝軍,這次他們去遼東,必須保障他們能在遼東完成第一次勝仗!”
朱由校這時候對兵部尚書徐光啟吩咐了起來。
他自然也很希望自己的近衛營能取得首勝,這樣也利于整個羽林衛士氣與榮譽感的建立。
所以,朱由校才讓徐光啟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提醒一下熊廷弼和孫傳庭。
“臣遵旨!”
徐光啟也和皇帝朱由校一樣希望近衛營第一千總部在遼東的第一仗能打好。
畢竟這也是他的心血,他是第一個提出練兵并支持皇帝編練新兵的文官。
因為徐光啟在和許多西洋番接觸后發現其實大明士大夫不應該和自己皇帝斗,而應該把格局放大一點,像西洋諸番國一樣,君主和貴族一起開發整個世界的資源。
所以,這也就使得徐光啟在政治觀念上更愿意讓皇帝更有權力,畢竟只有這樣才能統合大明的國力,去對外取利而惠民惠國。
“去軍械制造總局看看,當今之世,火器已是主要兵械,且也是我華夏可令胡虜膽寒之利器,不能輕視!
你之前說,西洋火器在很多方面已經趕超我大明火器,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事,其根本在于我大明工匠身份過于低賤,不被重視,如今朕已廢除匠籍,且免了工匠們班匠銀,對技藝卓絕的工匠甚至授予官身,且采取雇傭制,設立豐厚的獎掖體系;
所以,朕希望他們能讓大明兵械可以更上一層樓,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西洋火器趕超,這無疑是我大明我漢家之恥,作為一個文明最先進的國度,怎能在這方面遜于番夷!”
朱由校說著就往文華殿外走去。
而徐光啟則跟了來,并道:“陛下,以臣之見,西洋火器之所以在很多方面已經趕超我大明,在于我大明士民過于厚古薄今,即便技藝也過于信祖輩之傳承,而怯于革新,如今大明要想以能工巧匠之技而助益大明中興強盛之路,其關鍵就在于根據實效而變,而不是恪守陳規?!?br/>
朱由校點了點頭:“難得愛卿有如此見識!這得先從人的觀念上變動,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先增加更多像你這樣的有識之士,才能達成更大的共識。”
一時,朱由校就到了軍械制造總局,并在這里看見了工部尚書畢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