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愛拿數據說話的畢自嚴
所以,在畢自嚴進入戶部后,他不得不先給方從哲見了禮:“見過元輔!”
然后,畢自嚴才給真正管戶部事務的戶部尚書兼西廠總督汪應蛟見禮。
“剛下到戶部的圣旨,你們想必都已知道,戶部現在就部議此事,有不明白的地方,直接問提出此議的畢部堂,然后核算一下,可以拿多少錢糧出來給糧業局,以及加強利國利民之工程營建。”
在互相見禮后,方從哲先開了口。
這時候,戶部左侍郎鄭三俊先說了起來。
因為大家都是文官重臣,而且,方從哲也在之前的廷議和部議時允許各部重臣暢所欲言,也基本上不向皇帝打小報告,說誰對新政不滿。
所以,在這種只有幾個重要大臣參與的廷議或部議時,彼此都還是很敢說話的,鄭三俊這時候自然也敢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想法。
“現在天津、通州、京城幾個庫,合計存糧達三千多萬石,結果只能拿來大興土木,在下實在是不明白,朝廷如此嚴催逋賦于南直隸士民,催繳其這么多糧食,又有何必要!”
因此,鄭三俊說著就加重了語氣道:“也因此,底下很多人都說這樣做就等于是在橫征暴斂!”
“這不但導致南直隸民怨沸騰,如今還只能把這些糧食浪費在大興土木上,還得想著法子去增建工程,不然就只能爛掉!”
鄭三俊接著說了起來。
然后,鄭三俊才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道:“所以,在下認為,與其將這多余之糧用來大興土木,不如免明年天下錢糧一半,這樣以示皇恩,而將今年多征之糧作為明年軍糧與京城之需!而戶部當以此議封駁內閣所下鈞旨。”
“直接免天下錢糧,未必能惠及于民,鄭公也做過州縣官,當知道胥吏與劣紳之害,朝廷若直接輕徭薄賦,是惠及不到大多數百姓的,只會惠及有權勢之大戶,而朝廷加征的話,卻往往會把加征之負擔集中到普通百姓身上,而使大戶得免,所以,因為國庫充溢,而直接免明年天下錢糧一半,是惠及不到所有百姓的。”
戶部尚書汪應蛟這時候回了一句。
雖然他和鄭三俊同是文官,但鄭三俊是官僚世家出身,而他在考中功名前,父輩與祖輩皆是庶民地主,也就是有些田產的自耕農,因此,他對庶民的利益比較在意。
鄭三俊則因此反駁起來:“現在朝廷已實行考成法,嚴肅吏治,另外,兩京十三省除按察司、巡按御史外,已增設有東廠反貪司,可以說,朝廷內外,吏治已經大好,汪公為何還擔心胥吏壞事?官紳勾結?難道地方胥吏鄉宦是真視朝廷鐵律為無物?”
問了后,鄭三俊就嘴角微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