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周延儒的坦白
“繼續說下去!”
朱由校這時候說了一句。
“待眾正盈朝時,便力促江南重賦減免、且實行遼人守遼土之策而使朝廷軍餉支出大減!”
周延儒回道。
朱由校聽后又問:“為何想讓朝廷這么做?”
周延儒回道:“因為江南田賦向來最重,而如今江南之田多在縉紳手中,故而我等皆不希望承如此重的賦稅,而遼人守遼土,便不用客軍,畢竟讓客軍入遼參戰就會靡費大量軍餉,無論是從浙江調浙兵還是從廣西調狼兵從四川調白桿兵,皆費錢糧,所以讓遼人守遼土,朝廷就可以節省開支,國庫雖稅賦減少也能周轉也!
“先帝剛登基就從了你們之言,撤銷了礦稅、榷稅,你們還不知足,還要減稅,一旦遼人未能守住遼土,甚至再有其他地方出現反叛乃至大災之事,到時候朝廷無疑需要更多的錢糧維持社稷穩定,但因為減稅拿不出那么多錢糧怎么辦,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們難道只想得到自己想不到整個社稷安穩?”
朱由校說著就質問起來。
周延儒則忙解釋道:“陛下,臣等非只為自己考慮,也是思及了社稷的!即便有突發之事,天子圣明仁愛,自可用內帑救之,而不用加響天下也!此乃兩全之策!我東林諸公皆認為此乃良策!就連陛下師傅孫祭酒(孫承宗)也贊同遼人守遼土之策的!”
此時,屏風后面,徐光啟因為周延儒說到這里而不由得看了孫承宗一眼。
孫承宗倒是端端正正的坐著,沒有要否認的意思。
周延儒則繼續說了起來:“何況,自古明君治國,皆是與民休息,不與民爭利,輕徭薄賦,如此方可使國家中興乃至大治啊!”
“國家享太平已久,天下百姓因此越來越多,宗室權貴士紳也越來越多,然田地之數卻一直不怎么增加,無產的百姓無疑會越來越多,就會變成越來越多的流民,流民一旦多了就生亂,到時候朝廷養宗室勛戚官紳的支出增加不說,用以戡亂的支出也會增加,但朕的內帑有限,何況自取締榷稅礦稅后就無多少進項,到時候朕內帑也花完了,怎么辦?”
朱由校說著就問了起來。
周延儒沉吟了片刻,然后說道:“陛下,生民若牛羊耳,如作了哀哀餓殍,自當餓死或等著救濟,豈能造反生亂,若生亂就當殺之,如牛羊一旦無草吃,自當餓死,豈能因為餓肚子而造反吃人!”
朱由校聽了周延儒這言論有些被震驚住了。
屏風后的徐光啟更是站了起來,呼吸有些急促,差點就直接走了出去,與周延儒據理力爭,但被孫承宗給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