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召見四部尚書
事實上,對于這些文官突然在財政支出上發(fā)難的行為,早在朱由校意料之中。
朱由校也知道大明的財政制度的確很糟糕。
因為權貴士紳免稅的緣故。
而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宏利又未到朝廷手里。
所以就使得朝廷的收入不但沒有因為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增加,相反還因為免稅階層的擴大而減少。
而到現(xiàn)在內憂外患加劇的時候,朝廷開支也就增加,但朝廷收入偏偏又減少了,所以就只能加賦于民,最終使得朝廷和百姓兩頭都是越來越窮。
因此。
忠心愛民的一些文官會盡量要求朝廷節(jié)省開支,以避免百姓負擔過大。
而有私心的文官也希望朝廷盡量節(jié)省開支,千萬不要到最后不得不從他們身上收稅。
最終,文官集團內部無論忠奸與否,政治主張都趨于一致,都希望朝廷節(jié)省開支,能少花錢就少花錢。
不過,在朱由??磥?,治國理政不是節(jié)約錢就可以的,因為有些事就不是節(jié)約錢就能辦好的,甚至會因為過于摳門而使得事情變得更糟糕。
所以,朱由校沒打算因為這四部尚書要錢就選擇退縮妥協(xié)。
因為朱由校已經(jīng)有解決大明財政問題的法子。
甚至有最直接簡單有效的法子。
只是朱由校為不讓天下太過動蕩,且不想自己這個皇帝面臨的風險太大,才選擇了先練兵和培植親信并緩緩改變大明財政困境的法子而已。
但真要是把朱由校逼急了,朱由校真會做出像他威脅孫承宗那樣的行為。
第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