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對外掠奪的獠牙開始露出
議完關于近衛(wèi)軍接下來在軍事訓練與作戰(zhàn)方面的改進事宜后,朱由校就又和入職樞密院的老將和被朱由校叫到樞密院的文官重臣以及東廠提督、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等一起議起關于海防的事來。
“根據(jù)東廠得到的最新密報,之前失蹤的洪承疇、楊嗣昌的確已去海外,且與其他意圖謀反的士紳一起,準備練兵以在將來寇掠我大明,甚至要謀奪社稷!
另外,據(jù)報,他們現(xiàn)在依舊是用的鴛鴦陣法練兵,不過組織較松散,所用火器主要是采購自紅毛番的火繩槍;
還有,據(jù)報,其中,楊嗣昌提出了一個四正、六隅、十面出擊的方略,具體而言,是從雙嶼、琉球、東番、琉球為主要出擊方向,而在平戶、鹿兒島、馬尼拉、婆羅洲、滿剌加、安南為次要出擊方向。”
魏忠賢先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匯報起東廠得到的最新情報來。
楊嗣昌等反動士紳因為組織分散、在保密措施方面又沒有投入過多的重視,所以,早就讓東廠在其內部滲透進了不少臥底,如今連楊嗣昌的最新方略也已被朱由校和他的大臣們所掌握。
而熊廷弼則因此說道:“紅毛番的火器,兩廣總督熊明遇采購上貢過,兵部試驗過,不如我們的燧發(fā)槍,而這逆賊楊嗣昌之方略聽起來倒是挺有點模樣,但實際上想來,也有些空泛,無非就是多路出擊、互相照應的意思,這個姓楊的是吃準了大明海域甚廣,不好處處布防的點,可誰說朝廷水師即一定只守在家門口,以臣之見,不管他們幾路出擊,我們只一路去,征剿其巢穴即可!”
“但有一點,一旦將來這些反賊聯(lián)合倭寇、海盜從海上襲來,寇掠沿海,那沿海不少接受朝廷新政而配合了改革的士紳必然會受波及,而這些士紳家族的人不少都在朝中為官,不少還是朝廷重臣,這次推行新政,他們必會催促朝廷加強海防,而阻止水師遠征,要求水師替他們守住家業(yè),這樣水師就很難實現(xiàn)以進攻的方式來消滅海上賊寇。”
陳策這時候因說道。
作為廣州府大族出身的他因為和皇帝利益一致而沒有選擇讓自己家族去海外反抗朝廷,而是讓自己家族配合了朝廷的改革,但他現(xiàn)在不得不為自己家族可能遭受到的海寇之患而擔憂,并希望朝廷能保障他們這些還忠于朝廷且配合了朝廷改革的南方大族的利益。
而現(xiàn)在,他便以“南方士紳出身的官員可能反對水師出征”為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朱由校聽后說道:“保護沿海士民安危與家業(yè)與水師能否出征剿寇不矛盾,朕已經(jīng)想好一條對策,這條對策便是海防保險制!
具體而言,就是朝廷由戶部設保險局,然后于各州縣設立保險司,由一戶部主事經(jīng)營,沿海所有士民皆可以以戶為單位在朝廷保險司購買海防險,一份海防險從五元銀幣到五千元銀幣不等,凡購買海防險的人家,一旦誰家遭遇海患,無論天災還是人禍,在核查后皆可獲得原所繳納保險本金的十倍賠償!所憑戶票和保險契書到本地州縣保險司領取就是!”
在場大臣們皆沉思了起來。
因為皇帝提出的這個制度讓他們有點聞所未聞,讓他們一時不知道這是好還是壞。
很快,奉旨出席這次廷議的戶部尚書畢自嚴先明白了過來,善于搞錢糧,在歷史上還留下過經(jīng)濟學著作的他,在財經(jīng)方面有著非凡的理解能力,不由得先說道:
“陛下圣明!這真是一善策也!
南方士民們所繳海防險根據(jù)不同份額對于不同戶口而言不算多,但集合起來卻是一大筆錢,而因海患破家的畢竟是少數(shù),需要朝廷賠償?shù)娜思也欢啵幢闶顿r償也是夠的,剩余的錢還能用來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