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對抗父權與宗族,禮與法之爭
“畢卿家之言論,可以理解,算不上是離經叛道之言,說來也是,我漢家百姓窮了上千年窮怕了,到現在他們有了過日子的好機會,都不敢奢侈一把,還得朝廷玩些手段來逼他們!”
而熊廷弼則因此笑道:“子曰,節用而愛人,而我中華受此圣人教義影響了上千年,自然是勤儉慣了,恥于驕奢淫逸,饒是老臣現在雖承蒙皇恩,富貴榮華至極,可也依舊只喜歡儉樸身份,如今要想改變,整個圣人教義都得改才行。”
朱由?;亓艘痪?,又道:“如今看樣子,我大明子民實現人人皆富是有可能的。”
熊廷弼回道。
朱由校說著就注視著前方五彩繽紛的天空,深思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熊廷弼突然說道:“陛下,以臣之見,大明今后怎么走,靠老臣這些人是不行的,還得聽聽后生輩是如何看的,因為老臣等前半生的生活都是以農為本,所學所見有限,也沒想到過,天下可以有十之四五的人可以不靠土地活著,甚至還家境殷實富足,若非是臣親眼所見,就算蕭何諸葛等能臣在世,臣也不相信他們能做到?!?br/>
朱由校問了一下,然后笑了笑,道:“后生輩現在是水火不容,你不是不知道,以國子監為代表的習時文、學儒學的士子,與以皇家書院為代表的習新式教育的士子,常常爭執斗毆,之前發生的學政衙門外群毆事件,你應該有印象的,另外,就算是國子監或者皇家書院內部的士子在很多方面也不夠統一?!?br/>
熊廷弼廷朱由校如此說,頻頻點首,又道:“說起這個,老臣想起了一件關于族權的事,新賓王薨后,且靈柩還鄉竟不被其宗族允許葬于祖地,言其已被袁氏宗族開除出族譜,故而,新賓王不得不埋葬于他地,其孫袁樞本欲上奏此事,被其攔住,言如果士大夫都不再遵守族權,則族權必亡,這是如今唯一能表現尊卑的權力,總不能真的要君王以下,眾生平等?!?br/>
朱由校神色嚴肅起來,且繼續說道:“我大明今后的士大夫,首先要敢于對抗的就是他們的宗族,只有這樣的士大夫,才能替君王治理天下,才配做朝廷的人,不然,就無法跟限制帝國持久昌盛下去的反動者做對抗?!?br/>
朱由校想了想道:“那就隨他去吧!我大明將來應當不會缺有獨立人格的士子!”
不久后,袁樞收到了熊廷弼的來信。
從于族權父權,是因為人倫情感,想讓自己祖父回到袁氏族譜上,回葬于祖地,也是因為人倫情感。
而族權是否合乎皇綱國憲則又讓袁樞在理智方面陷入了沉思。
“父親是錯的,他,以及袁氏其他房的族人都沒有權力決定祖父有沒有資格葬于祖地,他們行使的族權是在違逆皇綱國法而行!”
“瘋了!這袁樞瘋了!他這與謀逆又有何異,竟參劾自己父親,以及自己的宗族,這簡直是大逆不道!不合孝道!”
同為內閣大學士的溫體仁倒是不由得笑道:“活得越久,新鮮事就見得越多,這事,公現在覺得匪夷所思,但過幾年后,就不會覺得有什么,袁樞這樣做雖不合禮,但是合法,這里面透露出來的是,大明以后是當以禮治國,還是當以法治國,若循禮,自然是大逆不道!若循法,則是忠直之言,未經皇綱國憲所允之權,皆是非法職權?!?br/>
另一位內閣大學士張至發問道。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