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兇險的死局
秦德威得意的說:“對,就是如此!”
如果是某不知名欽犯來問,他還要費口水再解釋半天,但夏言這么聰明的人,肯定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思路了。
但是為了讓某不知名欽犯能安安心心、明明白白的當好工具人,秦德威覺得還是有必要解釋幾句。
所以秦德威又開口道:“讓霍韜主持廷鞫馮恩,霍韜就會陷入一個左右為難的死局!”
如果霍韜在公開廷鞫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敢按照天子心思給馮恩論死罪,那對霍韜而言就是大型社死現場!
第一,馮恩在主流輿論中,是正面敢言的,這符合大明朝的政治觀念。再說他罵的是大禮議功臣,在主流輿情中絕對政治正確。
第二,馮恩的供狀里,作為“受害人”,還不計前嫌原諒并舉薦了霍韜,成為霍韜入京的“法理”基礎。
在這種情況下,霍韜膽敢在廷鞫上對馮恩論死罪,那于公就是打壓直臣的奸邪,于私就是公開在天下人面前恩將仇報。
結果只能是立刻千夫所指,甚至遺臭萬年也不是沒可能,弄不好就是只比秦檜低一點那個檔次了。
但如果霍韜不敢冒這種天下之大不諱,在廷鞫上寬縱了馮恩,那天子又會怎么看待違抗自己心意的霍韜?
對霍韜這種被主流輿情鄙夷的大禮議功臣,如果再失去了天子的信任,那還能在官場上混嗎?
而且往深里想,會不會讓天子覺得,你霍韜一個大禮議功臣,是不是已經投靠了夏言啊?那你還有什么用?
總而言之,只要霍韜寬縱馮恩,就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終結。
所以秦德威策劃出的,這個讓吏部侍郎霍韜主持廷鞫馮恩案的局,對霍韜來說,是無比兇險的死局。
連夏師傅想通其中關節后,都冒出了幾滴冷汗,甚至隱隱對霍韜這個最大仇家產生了一點點同情。
雖然一切還都沒開始,但現在就可以說,霍韜你已經死了,無非是選擇哪種死法的問題了。
秦德威又詳細提點了具體細則:“關于這些意圖,一開始不要暴露那么明顯,不然可能會把霍韜嚇跑。
所以先讓霍韜回京,然后以霍韜的強勢性格,必定會把持吏部事務,我們靜靜等待就是。
然后再突然運作發動廷鞫,這樣霍韜作為主持吏部事務的人物,想推也推不掉責任......”
夏言久久無言,某不知名的欽犯說得對,此子真是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