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七個搶一個
到了三月三十日,朝廷公布了殿試讀卷、彌封、監試等差遣的名單。
以首輔張孚敬為總讀卷官,內閣大學士、外朝九卿、董玘、霍韜為讀卷官。
殿試名義上主考官是皇帝,所以這些大臣不能叫考官,只能稱為讀卷官,但事實上起著考官的作用。
此外以工部郎中杜啟溪被任命為彌封官,瞬間杜郎中就感受到了最大的壓力。
彌封官的職責是,負責將試卷上考生信息密封起來,然后轉交給負責排名次的讀卷官。
所以彌封官的要害就在于,他是閱卷前最后一個能看到考生姓名的執事官員。
如果記性好,就能多記住幾份試卷背后的考生身份。
為什么如此要害崗位從工部選拔,大概是因為工部尚書在科舉中話語權比較小的緣故,一切都是政治平衡。
但是,其他權臣一樣能干擾到彌封官。
比如這次的任命出來后,杜啟溪杜郎中在三月三十日當晚就收到了不少大佬的招呼。
有一些招呼,可以堅持原則頂回去,他杜郎中不可能滿足所有人需求。但還有些招呼,就不得不考慮了。
其實如果只是打招呼,那還不算為難,看交情遠近和權勢大小閃躲騰挪就是。
真正讓杜郎中陷入困境的是,竟然有七個他不敢透露姓名的大佬,想在殿試上拿到秦德威的試卷!
除了不用分試卷的總讀卷官張首輔之外,總共有十四個讀卷官。
殿試還沒開始,就有一半的讀卷官索要應天府應試舉人秦德威的試卷!
杜郎中做官十幾年,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艱難的處境,這些大佬都踏馬的瘋了嗎?
就一份破試卷,有這么巨大的利益嗎?值得如此不顧體面的哄搶嗎?
七個大佬巨頭爭奪一份試卷,真是生平聞所未聞之怪現狀!
所以杜郎中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他的所有做官經驗都徹底沒用了。
在往屆還算是能趁機獲利的差事,在他這屆居然成了一個火藥桶一樣的差事。
在所有人各有心思的情況下,三年一次,天下矚目的嘉靖十四年乙未科殿試之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