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放狠話
這個態度,立刻讓朝野震動,大家紛紛猜測皇上的啞謎。
然后張首輔就真的心灰意懶,徹底不想干了,鐵心要走人。
他從正德十六年開始,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一邊被因為大禮議迎合皇帝,導致被天下讀書人狂噴;
另一邊還要時不時跟多疑猜忌的皇帝斗心眼,防著夏言這種后浪在背后偷襲,要多心累有多心累。
就這樣,皇帝還總是懷疑他專橫擅權!也該趁著還能全身而退時,徹底結束政治生涯了,
皇上你愛怎樣怎樣,我不伺候了——張首輔大概就是這種心態。
而且張孚敬看得也很明白,過氣了還死賴著不肯走,只怕以后難有善終!
站在后世歷史角度來看,這可比夏師傅明白多了。
原本歷史上的夏師傅就是過氣后還死賴著不走,走了也非要回來,最后結局就是掉腦袋。
看到張首輔的態度,然后嘉靖皇帝也生氣了。
就是考驗一下你張孚敬,結果你這是什么態度?愛干就干,不愛干就滾!
之后張首輔連班都不上了,只在家收拾行李等著回老家。
然后同為議禮派骨干的次輔方獻夫也覺得朝堂沒意思,何必留著給夏言當墊腳石,主動走人算了。
原本歷史上方獻夫在去年就該跑了,能拖到今年,已經是蝴蝶效應了。
至于三奸里最后一個,兵部尚書、總督京營的汪鋐則是七十多歲熬不住了,不想客死京師,只想死在徽州老家,也辭官而去。
這下所有人都能意識到,朝堂大洗牌的時候又到了。
如果說嘉靖十二年那次變動,只是三年一遇檔次,那么這次變動檔次至少十年一遇!
而且議禮派的首輔、次輔,最重要盟友都齊齊走人,可能象征著議禮派作為一股勢力,要退出歷史舞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