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反正只要他牽頭組織這個活動,就能在皇上那里露臉,何樂而不為?
至于誰寫的文章最讓皇上欣賞,那跟他沒什么關系了,無所謂。
反過來想,如果自己不答應這樣的“好事”,那么傳到皇上耳朵里,萬一皇上對自己不滿怎么辦?
看這邊安排明白了,秦德威又在人群里找到了蔡昂,走過去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
“聽聞蔡前輩乃是文柄翹楚,向來仰慕的很,今次可算有機緣得見蔡前輩的大作了。”
蔡昂也有點懵,看不出秦德威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確定要跟我比試一下?
不過秦德威禮數周到,言辭謙恭,沒什么毛病。蔡昂也只能禮貌的回應說:“互相指教!”
直到秦德威離去,旁邊才有人笑道:“蔡鶴江這次遇到勁敵了。”
又有人道:“秦板橋號稱詩霸,近兩年來以文才稱霸兩京。從南至北,從無人可以搶走他的風頭,不知這次又是個什么光景。”
還有人議論道:“你們仔細想想,這次秦板橋必定不會搶風頭!他座師張亭溪還在呢,他怎么敢搶座師的風頭?”
雖然說的不是很明確,但大家也都理解了意思。
文學再大也大不過政治,如果張潮想進位翰林學士,秦德威必須克制自己,以免搶了自家老師的風頭。
可是大家也都知道,張潮的文采不如蔡昂,比拼賦文幾乎是必輸無疑。
那秦德威跳來跳去,有什么意義?
“所以說,蔡鶴江的勁敵還真可能是秦德威。”最早發表議論的人又重復了一遍。
估計秦德威會代張潮捉刀,通過這種形式,與蔡昂進行比拼,并力壓蔡昂。
想到這個可能,眾人不禁面面相覷,從自信狂傲的角度來看,確實像是秦狀元能干出來的事兒。
但這樣做的風險也很大,如果代筆捉刀被戳穿了,或者抓到了什么把柄實證,誰知道皇帝會怎樣想?
只能說功名利祿動人,總能引得無數英俊前仆后繼的冒險賭博。
以下大雨不能上路為借口,被彈劾隱瞞丁憂的董學士,不就是剛發生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