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托臣給陛下帶個話
我嚴世蕃過去只不過是欠缺機會而已,若我能為殿上臣,焉能讓秦德威專美于前?
看看今天陵墓之議,看看別人的跟風,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皇上最后下決心不遷顯陵,以后別人議論起來,這首功必定就是他嚴世蕃的!
不過嘉靖皇帝不知為什么,仍然眺望著遠方的漢水,還在猶豫不決,難以下定最后的決心。
隨行大臣并不多,就那么幾個,唯獨禮部尚書張潮沒發表意見,就顯得非常醒目了。
嘉靖皇帝便狐疑的看向張潮,這種禮制大事上,禮部尚書不說話,就是最大的可疑之處。
等別人平靜后,張潮才進奏說:“今日秦德威牽馬執鞭,并非為作怪,而是有話想要進言,所以挖空心思現身于御前。”
朝臣里是個人就能猜出,今天嘉靖皇帝到純德山實地考察,肯定要議論雙親陵墓之事,所以想在前面也不奇怪。
嘉靖皇帝好奇的詢問:“秦德威又想說什么?”
張潮繼續奏道:“秦德威不能前來,就托臣給陛下帶個話。大體就兩句,其一,純德山陵氣萬萬不可泄也!”
聽到這句,十分迷信的嘉靖皇帝莫名的悚然一驚。
如果將顯陵北遷,為了移動父親獻皇帝梓宮,必將開挖顯陵地宮,會不會導致氣運散了?
張潮繼續奏道:“其二,太祖高皇帝定都于應天府時,皇陵并沒遷往應天府;其后京師北移時,孝陵也沒遷往京師。”
言外之意就是,太祖、成祖兩個最重要的祖宗都沒干出遷親爹陵墓的事情。
所以不把親爹陵墓遷到京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不是不孝順。有兩個祖宗先例擺著,陛下你又何必執念于此?
秦學士“隔山打牛”傳來的兩句話,宛如醍醐灌頂又像是快刀斬亂麻,讓嘉靖皇帝從長達數月猶豫不決中徹底解脫了。
隨即嘉靖皇帝神情舒展的對大臣們說:“皇考葬顯陵將二十余年,一旦復露于風塵之間,朕心不安,皇考、圣母不寧。故而朕已決意,父陵不遷,只在純德山改營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