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平常的一天
就是李涇出任協同坐營這件事,生了些許波折,很多勛官跳出來反對。”
這都在意料之中,到了協同坐營這個等級的京營武職,都是勛貴裙帶的自留地了。
李涇這樣一個邊鎮外地來的武官,想要升到協同坐營官,那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秦德威冷笑道:“武職選用都是你們兵部的權柄,一群廢物樣兒的勛貴也敢說三道四?誰反對的聲音最大?”
王廷相連忙道:“事情不是這么辦的,不能像你一樣,做事總是不考慮后果?!?br/>
秦德威非常不服的說:“我怎么就不考慮后果了?尋常人最多只能考慮到幾年以后的后果,但我考慮的都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以后的后果?!?br/>
王廷相見秦德威越扯越遠,又把話題拉了回來:“我與那些勛貴說,李涇升為協同坐營官后,不會繼續在京營久任,將立刻調往遼東,反彈的聲音才平息了下去。”
秦德威不在意王廷相怎么解決的,最后能把事情辦了就行。
不過說起來,三大工具尚書里,還是王廷相辦事能力最強,畢竟是在宦海浮沉歷練了四十幾年的人,大部分類型官職都當過。
其次就是師叔王以旂,雖然做人低調話不多,但實務能力很不錯,當過知縣練過兵,修過河督過漕,經驗豐富。
至于張老師,就讓秦德威比較“呵呵呵”了,一直在翰林院打轉,還坐過十年冷板凳,又不是那種絕頂大才。
最后秦德威還是問道:“到底是誰反對?”
王廷相透露說:“是京山侯崔元,他有一門親戚也謀取這個武職?!?br/>
對這個人秦德威有所了解,駙馬出身,近年來最有牌面的貴戚之一,算是能得嘉靖皇帝信任,封了侯,經常充當典禮吉祥物。
秦德威拍板道:“你先與他說,如果說不通再由我出面?!?br/>
然后秦德威又說起另一件事情:“急遞鋪都歸兵部管理,所以有個雙贏的事情想與大司馬合計合計?!?br/>
王廷相忍不住吐槽說:“老夫可以不聽么?你居然用合計合計這樣的話,看來一定是非常難辦的事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