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錯劇本了
其實今天的豐洲灘大捷已經算是非常巨大的蝴蝶效應了,肯定極大改變原有歷史走向,俺答部眾大概不會繼續在這個地點繼續駐牧了。
至于俺答部眾具體會往哪里去,失去“信息先知”的秦德威也不能很精確的掌握。
但秦德威仍然有個思路,可以去分析俺答的走向。
在原本歷史時空上,俺答后期應該是移到了歸化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舊城一帶。
雖然歷史細節會變,但一些內在邏輯應該不會變。
俺答這次老巢被襲后,如果打算換地方,還是非常有可能往歸化城方向遷徙的。
只要有意識的刻意針對這個方向偵測,總能發現點蹤跡,這就是秦德威所說的“過幾年也許又有機會”的意思。
秦督師從大同右衛出塞的那天,大同巡撫史道寫好了彈劾秦督師的奏疏。
秦督師拋棄后勤輜重,經過連夜奔襲抵達俺答老巢,并取得豐洲灘大捷的那天,大同巡撫史道“說服”了大同總兵王升,共同聯名彈劾秦督師。
秦督師從豐洲灘回撤,經過一天一夜重新抵達后勤輜重營地,并在這里宿營的夜晚,彈劾秦督師的奏疏送到了嘉靖皇帝的手中。
并且與此同時,秦督師下令將某部分大同劉知府直接派來的“夫役”抓了起來,視為俘虜看待。
次日,秦督師下令拔營,但沒有向南回大同右衛,而是拉開了隊伍寬度,并行向東前進,在秋季的草原上一邊走一邊放火。
反正出來都出來了,就順便做做燒荒放火的事情,能多一份功勞何樂而不為。
連續放了幾天火后,秦督師率領他的忠實大軍,重新進入了邊墻內,回到了大明控制的土地上。
按一般規律,出塞燒荒不可能只燒幾天就回去,對于廣闊的草原來說,燒荒只有幾天效果很不明顯。
但立了大功的官兵歸心似箭,秦督師象征性的放了幾天火后,也就順從軍心向邊墻內轉進。
出發是大同右衛出去的,但回來是從鎮羌堡進來的。這鎮羌堡位于大同城正北方八十里處,是大同城的“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