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的盟主
到這時候,秦德威總算明白,為什么這位不到二十的瘦削書生如此張狂,竟敢在南來北往的運河邊上,立志百人斬。
如果此人真是李攀龍的話,確實也有這個實力了......
雖然愛看《大明王朝XXXX》和《明朝那些事兒》的歷史專家對李攀龍感覺陌生,但這是個大明文學史繞不過去的人物。
大明主流文壇有前七子和后七子,前文也介紹過,前七子組合扛把子是李夢陽,在秦德威穿越的前倆月掛了,和秦德威關系不錯的前南京大司馬王廷相也是前七子之一。
插句題外話,秦德威曾經很好奇的詢問過王廷相,你為何不作詩詞露兩手?然后王廷相以為是諷刺自己,惱羞成怒的把秦德威打出去了。
后來秦德威才得知了一條大明文壇小流言,王廷相文學水平其實不咋樣,當初能進前七子組合是靠關系,后來維持文壇地位全靠官當的大......
如今前七子已經逐漸開始凋零謝世,而往后幾十年,就是后七子崛起的時代了。
《金平莓》疑似作者王世貞也在后七子之中,就是現在七歲的王世貞見了秦德威得叫叔,誰讓秦德威跟他爸平輩論交了。
而眼前的這位李攀龍,就是未來后七子組合的扛把子和文壇盟主,與王世貞一起主持文壇二十年,直到他先去世。
雖然后來把持文壇的南方人比如水太涼錢某人,都攻擊李攀龍不如王世貞,寫的詩都是垃圾,但那也得看跟誰比了。
這里說的盟主不是南京顧老頭那種水貨盟主,是全國文壇的盟主。整個大明進入成熟期后,一共也沒幾個能普遍被承認的盟主。
李東陽、李夢陽、李攀龍、王世貞、李維楨、水太涼......或者最后一個可以劃掉。
兩百年里就出了五六個,這樣有數強者,又正值最有銳氣的年紀,有沒有狂到立志百人斬的資格?答案當然是有了。
畢竟大多數讀書人的文學水平也就是平庸無奇,整個明代也沒多少詩詞作品能聞名后世的。
以李攀龍的實力,一百連勝真不是不可能。
所以秦德威剛才還覺得這人可能是個傻叉,二貨,蠢比,多看一眼都算自己輸。
但猜出是李攀龍后,又覺得這人果然骨骼清奇,竟然跟自己一樣恃才傲物,疏狂曠放啊。
疑似李攀龍的瘦削書生見秦德威似乎走了神,還以為秦德威被自己作品震住了,就喝道:“小子!若是無能,便趁早認輸,不要浪費別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