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甩鍋大法
然后還要做一件事,無論您采取什么辦法,也要放一個流言出去。
就說這首輔次輔兩個議禮派為了迎合圣意,準備幫皇上殺張延齡。
做完這些,就可以了,后面暫時就沒你的事了。”
王廷相聽完后,由衷的感嘆說:“你真是個踢皮球的好手,老夫就知道你最擅長這種推脫責任的法子。”
秦德威:“......”
這算是夸獎吧?就當是夸獎了。
本來皇上是想讓刑部司法程序給張延齡定死罪,那么刑部照做了,皇上也說不出什么。
完成這一步,王廷相自身就安全了,至少不會被皇上一怒罷官。
只是奏疏又提出爵位和鐵券的事情,說張延齡可以免死,這也算是對輿情有個交待了,不至于被非議說幫助皇帝殺張延齡。
同時這又等于是把皮球又踢給皇上,畢竟奪取爵位和丹書鐵券這種事,只有皇上才能決定。
但如果皇上想奪走張延齡的爵位和鐵券,又必須要讓內閣草詔,那么內閣的責任就很微妙了。
內閣對認為不合理的旨意,可以拒絕草詔,這叫“執奏”。
所以秦德威又讓王廷相提前布局流言,逼內閣首輔張孚敬、次輔方獻夫陷入道德困境,不得不出面表態。
于是最終如何處置張延齡,就演化成天子和內閣的碰撞了。
這樣一來,王廷相這位刑部尚書暫時就沒什么責任,可以脫身事外了。
王廷相總算明白,秦德威剛才為什么說自己“操著大學士”的心。
秦德威這策略,真就是甩鍋啊,把責任轉嫁給內閣。
王廷相別的地方都能理解,就是感覺散布內閣流言這個太玄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