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公平公正公開
父親是進士禮部尚書,兒子是譯字生,如果將來有了孫子又被強制世襲譯字生, 這踏馬的不是階層大降級嗎?
嚴世蕃很光棍的說:“兒子我這輩子還能有多大出息,我自己并不重要, 一個監生說破天還能怎樣?
最終全靠父親你了,如果父親你能入閣柄權, 我就算是個譯字生,也無人敢輕蔑我, 四夷館也留不住我!”
嚴嵩也就不再說什么了,讓兒子去四夷館磨磨性子也好。
那四夷館里無非就是通事和譯字生兩種職業,還能把兒子怎樣?
自己可以屈從于夏言,表面上伏低做小,難道還要對一個從五品翰林也低聲下氣?
嚴世蕃拍著胸脯說:“所以父親但請放心,若那秦德威真的太過分,我也不是膽小怕事的!
拼著大鬧一場, 還指不定誰更丟人!以小博大的手段,不只是秦德威會,我也會!”
嚴嵩嘆口氣,說真的, 如果秦德威是瓷器的話,自家兒子只能算個瓦片。
可瓷器和瓦片糾纏碰撞,最后還不一定誰占便宜。
果然第二天,秦德威就正式上疏,奏請在四夷館增設西洋館,并征調國子監監生十五人為譯字生。
而且還精準的列出了一份名單,其中赫然有嚴世蕃這個名字。
奏疏送到宮里,內閣直接就擬票照準了,然后就順利批紅,擬旨下發吏部,沒有任何阻礙。
知情人都將嚴世蕃這遭遇,當成了秦德威泄憤的表現,犯不上為了個嚴世蕃,做惡人攔著秦德威。
正在太常寺歷事的嚴監生收到調令后,很干脆的就離開太常寺,去了四夷館報道。
四夷館地點在東安門外,從這個位置就可以看出,四夷館是一個多么邊緣的衙署。
大部分朝廷重要衙門都位于長安左門外,三法司在西城,這兩處是朝廷核心所在。
四夷館卻另設在了東安門外,而且連個完整的衙署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