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
秦德威作為當事人,有資格出來說話, 并提出質疑, 畢竟正在討論的事情是他上奏發起的。
嚴嵩義正詞嚴的回應道:“為國效力, 為君分憂,是人臣本分,正所謂內舉不避親也。”
秦德威扭頭看向吏部天官許贊, 還是不陰不陽的說:“事情正在起變化,大宗伯的話都聽到了, 那么現在廷議情況就是這樣——
所有大臣皆不贊同嚴監生去廣東辦事, 只有嚴尚書力排眾議, 高風亮節、大公無私,表率朝堂, 堅持逼嚴監生遠赴八千里!”
“撲哧!”人群里有人啞然失笑。
如果秦德威不說那幾個贊美嚴尚書的形容詞,這句話還接近正常。
但加上了那幾個形容詞后,這句話的味道就很奇怪了, 或許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有些熟讀史書的人又想起, 王莽為了刷大公無私的聲望, 逼兒子自殺的故事......
嚴嵩本來是個白面老生, 這會兒都變成紅臉了。
但好在情況大家都明白了,內部思想也統一了。
刑部右侍郎、江西人老大哥朱廷聲站了出來, 代替嚴嵩繼續發聲道:
“據我所知,嚴世蕃此人極為聰明,學新學問很快, 又熟悉南方氣候,是個極好人選。”
隨即又有幾個人出來附和, 說著應該送嚴世蕃去廣東,與剛才大為不同的輿論聲音都出來了。
秦德威冷眼旁觀, 忽然又對許天官說:“事情又在起變化,現在廷議情況是——
為了四夷館下屬西洋館月祿一石的辦事員人選, 從尚書到侍郎,朝臣紛紛擾擾,各執一詞,爭執不下。”
不少人對秦學士怒目而視,為何好端端的話,從秦德威嘴里說出來,就天然帶有群嘲光環?
不過心思深沉的人疑惑不解, 站在朝堂上的任何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那秦學士今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