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也不怕折壽!
詹事府詹事何鰲調任河漕總督,南京禮部侍郎張邦奇調任詹事府詹事,國子監祭酒江汝璧調任少詹事兼翰林學士。
當即就有人分析出了這些人事任命背后的內幕,總體來看是由嚴閣老主導,對東宮詹事府進行了一次洗牌。
其中第一項任命,是與秦中堂的政治交換,嚴閣老用已經失控的河漕總督換了詹事。
至于第二項任命,大概是嚴閣老為了拉攏浙黨,張邦奇就是浙籍大臣,很巧的與屠總憲乃是同縣。
第三項任命就更明顯,肯定嚴閣老為了拉攏原本羽附于夏言的那些江西老鄉。江汝璧就是江西人,還是夏言的同縣。
然后又有新的消息,少詹事兼翰林學士江汝璧被任命為嘉靖二十年辛丑科會試的主考官。
秦中堂對這一切都是冷眼旁觀,三項人事任命里,前兩項的政治內幕真如同傳聞猜測那樣。
但新上任的少詹事兼翰林學士、會試主考官江汝璧就不好說了,誰知道此人到底是被嚴嵩拉攏,還是來替嚴嵩背黑鍋的。
反正與秦中堂無關,他也懶得管閑事。
這幾項人事任命之后,朝廷工作的重心就是全力保障會試以及后面的殿試了。
在科舉制度下,除非外敵打到京城或者天子駕崩,沒多少比天子取士更重要的工作了。
時間過得很快,二月初九,會試第一場開考。
秦德威將一干親友故舊送進了考場,計有妹夫焦文杰,南京同鄉王逢元,來自淮安府的沈坤、吳承恩,來自松江府的何良俊,來自蘇州府的王忬、歸有光等等。
會試三場完畢,二月底放榜。
無欲無求的秦中堂很淡定,榜單是晚上放出來的,秦中堂并沒有等榜單,該吃就吃該睡就睡。
等天亮后,秦中堂起床時,會試榜名單自然就擺在了面前。
焦妹夫居然第一次會試就中了,這讓秦中堂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原本歷史上焦妹夫應該沒這個福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