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舍我其誰
聽到這里,眾人才感覺算是質問道了點子上,剛才思路一直被秦德威牽著鼻子走。
一直在想著“東宮健康”問題,卻忽視了“誰來決定東宮健康”這個法理性問題。
面對這個質疑,秦德威非常詫異的反問道:“屠總憲休要血口噴人,這怎能是我獨自決定?”
屠僑駁斥道:“五個輔政大臣,只有你要求散朝,不是自己獨自又是什么?”
秦德威嘆道:“屠總憲大錯特錯!類似事情又不是沒有前例,我只是遵循先前成例而已,難道也不對?”
在大明的政治文化中,祖宗法度和先前成例仿佛都具備天然正確的魔力。
一旦朝廷遇到問題,往往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查找有沒有先例,先例又是怎么處置的。
聽到秦德威說出“成例”兩個字,許多人頓時就絞盡腦汁的回憶起來,究竟哪個前朝有這種例子?
其實也不用別人多想,秦德威自己就說了出來,“英宗皇帝沖齡踐祚,當時正值三楊輔政,顧惜英宗皇帝年幼體弱,便修改了朝會和議事規矩!
之前朝會是每日一早朝,到英宗朝改為了逢三、六、九上朝,等于是三天一朝!
同時在朝會議事時,只允許奏報三件事,以此為限!而且這三件事必須先提前關白輔政大臣!”
屠僑:“......”
這都一百年前的事情了!你秦德威一個二十幾歲的人,怎么還能把百年前的舊事扒拉出來?
逐漸占據了主動的秦德威質問道:“當今東宮監國,同樣又是年幼臨朝,與英宗朝相似,援用英宗朝成例有何不可?
先例在前,又怎么能說是我秦德威獨自擬定?今日到此,本就該散了!”
屠僑頓時無話可說,大明政治中很多問題都是這樣,只要有了先例和成法,仿佛就有了一定合法性。
對屠僑這種缺乏創新能力的傳統型官員而言,維護先例成法幾乎也是一種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