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考試季來了
浙江、江西、福建、湖廣等科舉大省的鄉試,大都是派出翰林院編修、檢討充當主考官。
其余省份的主考官,只用科道、六部官員來充當。
嘉靖十三年五月,根據路程遠近,云南和貴州由于最為偏遠,率先選定了主考官并派出,拉開了這一次考試季的大幕。
緊接著就是福建、四川、廣東、廣西......
在所有鄉試中,兩京鄉試最為重要,朝廷也最為慎重,防范也最嚴厲。
比如說南直隸鄉試,南京城距離京師也不算近了,但按慣例都是要卡著最后時刻,七月初才定下主考官。
然后主考官立刻上路,一天不歇的趕到南京城時,基本就已經臨近考試了,馬上又進入貢院隔絕內外。
這就是為了防止托人情走后門的舞弊,盡可能不給時間窗口。雖不能完全防住,但也是當前條件下的極致了。
六月下旬時候,嘉靖皇帝讓內閣秘密遞交一份帶點評的翰林坊局詞臣名單,同時也讓東廠提交一份。
懂行的都能猜出,在考試季前夕,皇帝索要這份名單,大概是為了圈定兩直隸尤其是南直隸鄉試的主考官人選。
同時也可能是為了明年會試提前準備,畢竟在會試中,半數以上的同考官都是由翰苑詞臣出任。
由于首輔張孚敬與清流的激烈對抗,翰林院被清洗了不少,所以近年來翰苑詞臣有點青黃不接的味道。
要不然,也不至于有去年選拔十人入翰林的特殊事情了。
內閣的詞臣名單和東廠的詞臣名單同時擺在御案上,嘉靖皇帝一一對照著看,卻有一個名字引起了注意。
翰林院侍講學士張潮,內閣對此人的評價是“年久資深,平庸無為,充數而已”;但東廠對此人的評價是“獨而不黨,甚少交游,據聞學問尚可”。
兩個評價截然不同,相映成趣,成功的引起了嘉靖皇帝的注意。
目光來回掃了幾遍后,就在張潮的名字旁邊畫了個圈。
作為一個猜忌心很重、安全感不足的人,嘉靖皇帝現在最忌諱的就是大臣擅權。
又過數日,七月初下詔,任用翰林院侍講學士張潮為南直隸鄉試主考官,立刻啟程南下。
御馬監掌印、總督東廠秦太監聽到這個消息后,眉毛抖了抖,他能做的也就這么多了,剩下的就聽天命吧。
兒孫自有兒孫福,若沒福氣就在家播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