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十七歲的憂傷(上)
又假如正六品詞臣吃飽撐著了,想去外地做官,那必須加兩品,任命為知府之類的正四品,才能算是平調,不然就被視為貶謫。
也就是說,十七歲秦德威的官場身份,已經相當于六部郎中或者外地知府。
用五百年后官職來比喻,大概就是十七歲的部委司長、省里廳長、地級市長。
所以用“驚世駭俗”四個字形容,完全不夸張。
在翰林院無數道看怪物的目光中,秦德威接下詔書后,就去找主持工作的溫學士,請假。
然后滿面憂傷的離開了翰林院,只留給同僚們的一個夕陽里的背影。
從翰林院出來后,秦德威先去了徐家,此時徐妙璇正在院子里洗菜。
秦德威憂心忡忡的將詔書往璇姐兒懷里一插,進屋半死不活的躺平了,不停的長吁短嘆。
徐妙璇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慌張打開詔書掃了幾眼,才松了口氣。
隨即她也跟著進屋,坐在床頭。秦德威一個翻身滾到了她的大腿上,愁眉不展的說:“我太難了。”
徐妙璇很體貼的回應說:“不要說你,我也忽然有點害怕呢。”
這不是虛偽,而是她的真心話,她又不是膚淺無知的人,明白秦德威的官職有多么招搖。
雖然她也像很多正統(tǒng)女人一樣,希望丈夫能大富大貴、出人頭地,但秦德威這也太嚇人了,心里實在踏實不下來。
秦德威嘆道:“是啊,十七歲到這個地步,教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怎能不害怕?”
徐妙璇只能寬慰說:“義父一直讓你低調,以后你繼續(xù)低調。等低調個幾年,就不那么顯眼了。”
“誰能想道,一不留神居然到了這個地步,只有低調也不行了!”秦德威仿佛陷入了悔恨之中。
徐妙璇沒有明白夫君的意思:“那還能怎樣?難道你想學人辭官回鄉(xiāng)?”
秦德威便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辭官避禍也不妥當,但你也是看過史書的,先賢有過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