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連鎖反應
秦德威對嘉靖皇帝所說的“預測”不叫預測,很多都是另一個時空歷史發生的事實。
明代前期施行開中法時,很多鹽商都是山西、陜西人,這些人在通過在邊鎮屯田,換取在兩淮支鹽,在南北之間完成財富轉移。
開中法被廢后,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兩淮鹽業里,南方人份額越來越大。
再之后,資本雄厚的徽商漸漸成為兩淮鹽商主體,并聚集在揚州,形成了“揚州鹽商”這個歷史符號,一直持續到了清代。
在當前嘉靖十六年時,以上所說的勢頭還在發展過程中。
而秦德威想做的,就是要逆轉這個勢頭,重新讓鹽業財富繼續補貼北方邊鎮,變成邊鎮物資。
經過一番激辯,秦德威明顯占了上風。
前有太祖高皇帝的“圣意”,后有天數運轉的“威懾”,誰能反駁的了?
但還是有些比較客觀的人,對技術性問題尚有存疑:“折色法能使太倉年收數十萬銀兩,如果改回開中法,今年種糧肯定來不及了。。
所以見效至少需兩年,先前鹽引也都要處置,期間國庫銀兩開支又不能停,如何是好?”
秦德威毫不客氣的說:“殺張延齡!再抄張家!估計抄個幾十萬兩不成問題,不就能彌補這一兩年虧空了。”
眾人:“......”
恍惚有種錯覺,秦德威對抄張家比皇上還積極,一有需要用錢的地方就吵吵抄張家。
皇上怕被人說貪圖張家財富,沒抄過張家,只是一直關押著張延齡不放。
當然大家現在也都知道,皇上弄張家,主要目的確實也是政治方面的,為了挾制張太后。
至于京師首富張家的財富......
嘉靖皇帝也愕然望著秦德威,在所有大臣里,感覺這秦德威是對抄張家最積極的一個,難道是為了討好自己?
秦德威很淡定,心底無私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