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為難的親事
現在建昌侯張延齡一個庶出孫子,叫張國秀的,到了成親年紀,但卻找不到合心的對象了。
張家驕橫慣了,在親事上眼界依然很高,可是富貴人家又沒人原意與張家這艘快沉的船結親。
然后在這種尷尬情況下,徐妙璇就入了張家的眼。
畢竟這是定國公徐家的親戚,還是個候補指揮同知的姐姐,門楣上也不算太辱沒張家孫子身份了。
至于家境貧寒什么無所謂,張家不差錢!
你說在南京還有個未婚夫?更不是問題!
讓那個未婚夫滾蛋就行了!只要人物合適,搶個別人未婚妻對張家而言不算什么。
但以徐妙璇的聰明和品格,怎么可能看得上聲名狼藉的張家?而且這還是個隨時有可能垮臺的張家。
看著侄女,徐光禧嘆口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們這些空頭國公親戚,又哪比得上張家?”
徐妙璇答話道:“張家遲早敗亡,一切繁華都只是鏡花水月而已。”
徐光禧沒有強迫徐妙璇的心思,只是感到頭疼,“但這個親事,是武定侯說和的,張家的面子可以不給,武定侯的面子怎么辦?”
武定侯郭勛,前文介紹過,以支持大禮議獲得嘉靖皇帝的特殊信任和恩寵,論實力算得上當前的第一武勛。
郭勛為人也非常驕縱,甚至對朝廷政治也有一定影響力,在政治圖譜上屬于首輔張孚敬的盟友,夏言的敵人之一。
當初嘉靖皇帝登基后,可能出于不信任,裁革了上萬錦衣衛名額,然后近兩年很多人不停上書復職。
然后嘉靖皇帝就讓郭勛擬定一個名單,重新起復一批錦衣衛官職。
徐家人找了郭勛說情,將徐妙璇已經過世的父親也塞進了這份名單里。這也是去年道試時,徐妙璇毅然離開南京北上的原因。
看在國公家的面上,不知道郭勛是怎么找皇帝運作的,然后朝廷將錦衣衛指揮同知這個世官發還給了徐妙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