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吃飽了撐著
在路上,秦學士還與沿途官府打打交道,但臨近南京城的時候,反而偃旗息鼓的低調起來。
沒別的原因,秦學士并不想轟轟烈烈、萬眾矚目的上岸進城,也不想有一大群士紳圍追堵截般的在碼頭迎接,他已經過了喜好風光熱鬧的年紀了。
南京城外有兩個大碼頭,一個是在城北的儀鳳門外龍江關,一個在城東的江東門外。
秦德威因為著急趕路,抵達江東門外碼頭時,天色已經黑了,江東門這道外城門已經關閉,無法通過入城。
但江東門外有大集市,商業十分發達,所以吃飯住宿甚至娛樂都不是問題。
秦德威一行人找到家客店,包了單獨院落住下,然后就在旁邊酒樓吃飯。
秦德威早就換上了普通讀書人服飾,除了相貌堂堂之外平平無奇,并不特別引人注目。
進去的時候,就看到大堂里面坐著兩個年輕士子,正在高談闊論。有個圓臉士子對另一個長臉的士子說:“你來的太是時候了,這幾日新金陵詩社正有熱鬧看。”
秦德威本來沒在意這兩人,正打算上樓梯,去二樓尋個雅閣。
但聽到圓臉士子的話后,秦德威有點疑惑,便走了過去,詢問道:“這位朋友請了,我只聽說過南京城里有青溪詩社,這新金陵詩社是什么?”
那圓臉士子抬眼看了看,見是個讀書的同道,便答道:“朋友你是外地的?你說的這青溪詩社都是老皇歷了,現如今的風尚是新金陵詩社,源頭出自秦狀元,秦狀元你總該知道的吧?”
秦德威更好奇了,順勢坐下,先說了句:“相逢即是有緣,今日我做東。”
那圓臉士子連忙自我介紹道:“在下江寧生員焦文杰。”
江寧縣學生員?秦德威也出自江寧縣學,但并不認識此人,估計是最近剛進學的。
口中隨便答道:“在下江陵張居正,剛從湖廣過來,正要有所請教,這新金陵詩社是怎么回事?”
焦文杰就解釋說:“我們南京詩壇的新金陵風本是秦狀元當年率先提倡的,這也是新金陵詩社名頭的由來。”
秦德威又問道:“這什么新金陵詩社又是誰發起的?閣下方才說,這幾日正有熱鬧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