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姜還是老的辣
這位大哥也太能拉仇恨了,聽老生閑談,高兄當年動輒挨打,真不是沒原因的。
想到這里,焦文杰連忙上前勸道:“諸位前輩都是自己人,有話好生講,何苦互相攻訐!”
又對王逢元和何良俊說:“在下與兩位前輩無冤無仇,如果前輩們認識那位叫張居正的,還請把人請出來,我也好向秦府去解釋。”
正當這時候,鼓樂奏起,主人家徐天賜和南京禮部尚書湛若水、應天巡撫顧璘一起出現,意味著雅集開始了。
眾人也只能暫停各自敘話,依照禮節,聚集了過去,給主人家足夠的尊重。
徐天賜和湛尚書都沒說話,是顧巡撫先站了出來發言,讓不少人恍恍惚惚感覺像是昨日重現。當年但凡是雅集,顧老盟主都是這樣先發言的。
“老夫近些年在外游歷,如今年近古稀重回金陵,心內不勝感慨。”
普普通通的開場白,就像是個普通老人回鄉一樣,眾人聽著心里毫無波瀾。
又顧東橋繼續說:“在外宦游時,老夫多有所見所聞,又有不少所思所想,念及前塵往事,有懊悔不及之感啊。
多年以來,老夫推崇六朝風氣,是以文字格調綺麗卑弱,然而卻迷途而不自知。
直至近年才醒悟到,文氣與世運相盛衰,六朝文過于質,是衰世靡靡之音,與國運格格不入啊。”
在場的都算得上頂尖文人,聽到這里,齊齊震驚!
顧東橋和青溪社那些人,一直號稱六朝派,創作上的就是六朝金粉那種纖巧靡麗的調調,當初也是被秦德威年年罵的。
后來秦德威干脆又提倡了新金陵風尚,率領年輕士子直接與老前輩們的六朝風氣打對臺。
知道上面這些典故后,再聽到顧東橋的這段話,怎能不震驚?
顧東橋這意思,無異于直接批判六朝風氣,那就相當于直接否定了他過去堅持的一切文藝基礎啊!
顧東橋痛心疾首的說:“如今回到金陵,再看這六朝遺景,雖有橋名朱雀,巷號烏衣,渡稱桃葉,臺紀鳳儀,浮華靡麗,卻終為世所悲!
國家開天于此,一洗六朝淫靡之陋。而老夫沐浴膏澤,卻心慕形追六朝故事,歌詠以侈曼相高,一錯五十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