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問題的根本
嚴嵩又答道∶“彼輩以忠義自詡,時常分頭做說客,竭力游說諸大臣,言語之間多有透露。不只是臣,很多人比如秦德威,也是如此。”黃錦繼續問道∶“你為何不見早說”
嚴嵩繼續答道∶“臣先前以為,彼輩只是效忠東宮,故而不好說什么,以免有離間父子君臣之嫌。可是臣委實也沒想到,彼輩竟然會上那樣狂悖的聯名奏疏。’
嘉靖皇帝突然拖著病體,拍著軟榻邊緣喝到“彼輩以為朕必不起也”這意思就是,他們想著皇帝這次會死!
這種話從皇帝嘴里說出來,就很嚴重了,嘉靖皇帝面前的群臣只能一起謝罪。然后嘉靖皇帝指了指秦德威,于是黃錦又問道“你說秦德威為了一己之私,又是何故”
正常人都會有這樣疑問,你嚴嵩和秦德威大清早的一起出現在仁壽宮門外,干的大概還都是同一件事,憑什么你嚴嵩就是為皇帝盡忠盡責,而秦德威就是為了一己之私
嚴嵩前面啰嗦了半天,其實等就是這個問題,立刻就接上話答道“臣以為秦德威叩宮門覲見,乃是為了一己之私,理由有三。’新筆趣閣
第一,秦德威先前一直想徹底辭去詹事府官職,而且根本不愿意參與東宮公事。如今秦德威已經沒了詹事府官職,與東宮并無直接關系了,但卻反而積極主動的為了東宮事務而求見,豈不荒謬想來想去,這只能說明秦德威首鼠兩端,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從一己之私出發!’
對這個指控,秦德威也很無奈啊,他本來可以抽身事外,并且已經辭掉了,但何老師一門心思的往里面必*
不管又不行,天地君親師,如果秦中堂連座師都保不住,那朝堂中還能有什么威信
嚴嵩顯然對這個問題準備的很充分,又說出了第二條“東宮官屬做事有些幼稚,很多人都知道他們的行徑。
但秦德威根本不去想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盡可能將東宮之事對陛下的影響縮減到最小他只會想著抓住這個機會,從陛下這里邀恩固寵,根本就沒想到陛下如今正在靜修!
他完全是從自己如何才能取得最大利益的角度來行事的,所以他才會急匆匆的宮門外,妄圖在陛下這里博取更多好處”
現在眾人更深刻的明白,嚴閣老為什么上來先拋小作文,這就是先把自己摘出去了,和秦德威區分來,然后又把帽子口給秦德威。
畢竟在大多數人眼里,秦德威和嚴嵩今早的行為也差不多。
最后嚴嵩才所“第三,新任詹事何鰲乃是秦德威座師,秦德威為了讓座師不被牽涉進東宮之事,所以才會故意如此積極表現。”
嚴嵩說完了后,眾人便又一起去看秦德威。
如果換成個皇帝觀感一般大臣,被嚴嵩這樣指控完畢,說不定就直接被推出去打了。即便皇帝知道可能有冤枉,但架不住皇帝就是想找接口修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