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請你文藝到底啊!
琴聲很及時的響起,眾人順著聲音看去,居然是王憐卿坐在窗邊席位那里,開始彈奏曲目。
在座中不乏懂得音律之人,立刻就感受到了凄然蒼涼的曲意,就是不懂在這時候彈這種曲子是個什么意思。
秦德威慢慢走到窗邊向外看,只見秦淮河上燈火通明,畫舫穿梭,夜色下河水波光粼粼,兩岸亭臺樓榭亮如白晝,入目處一片金粉繁華。
王憐卿彈的曲子并不長,仿佛只是個前奏。
然后她就站了起來,同樣走到窗前背對著眾人,與小學生并立,看著窗外景色。
窗外的繁華盛景有那么好看嗎?外地人可能會驚呼,但南京本地文人都已經見慣的了,實在不覺得新鮮。
突然王憐卿又開始吐氣發聲,靠住小學生,背著眾人唱道:“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這是戲腔清唱!眾人立刻又分辨出來了,天下承平日久,這世道寫戲劇還是挺時髦的,很多讀書人都很精通戲曲。
沒人大煞風景,一個名花榜前幾位的大美人主動在這里演藝唱戲,何等稀罕難得,不聽白不聽!
平時若想請王憐卿這樣等級的美人獻唱,還是唱戲,不砸錢是不可能的!
又聽王憐卿徹底展開了嗓音繼續唱道:“王謝子弟堂前燕,只認衣冠好!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聽完這句唱詞,不少老戲迷頓時激動的渾身起雞皮疙瘩,意識到這段戲詞絕對不是一般常見的東西!
伴隨著王憐卿的唱腔,眾人感到一幅畫面徐徐展現。
“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這六朝興亡看飽!
玉樹歌殘了,煙煤鎖神廟!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
這時候,王憐卿突然轉過身,兩行清淚緩緩流下,漸漸污了臉上胭脂,在身后燈火輝煌的秦淮盛景掩映下,繼續唱道:
“殘山夢最真,舊國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