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咸魚了
官員無論大小,一旦接到父母去世的消息,就應該第一時間動身上路。
像董學士解釋的“因為大雨延誤了行程”這種理由,真假已經不重要了,官場中只怕沒人敢真心相信。
都知道這一兩年是內閣更替時期,入閣的機會很多,而董學士則是具備資格的人員之一,也許他就不想走。
于是秦德威恍然大悟了,難怪履歷如此厲害、少年神童出身的董玘,為什么在歷史上最后默默無聞,原來問題出在這里。
懂官場的也都明白,丁憂出問題,比貪贓枉法還嚴重,董學士所有的職位肯定都保不住了。
想到這里,秦德威也理解,為什么張老師最終還是坐不住,主動跑來找自己。
董玘如果被罷官驅逐,那他可就留下了一個翰林學士官職。
聽名字就知道,翰林學士在翰林院地位有多高。
只要掛上了翰林學士,就算不是掌院,也是協助掌院,基本上以后就是預定三品侍郎了。
現在平白空出一個翰林學士,資歷很老的張老師還能不動心那就是圣人了。
秦德威笑道:“聽說翰林院是個最排輩論資的地方,老師你是正德六年的進士并館選庶吉士。
至今已經二十五年了,在詞臣里,沒有幾個比你更資深了吧?
而且那幾個更資深的,大都已經加了侍郎、詹事等官銜,也犯不上與你爭奪五品翰林學士?!?br/>
張學士總覺得這是內涵自己撲街,資歷差不多的別人都是侍郎、詹事了,只有他張潮還是五品......
但有求于人,張學士就不打算物理教育了,只假裝解釋說:
“話是這么說,但哪能完全迷信資歷?涉及到升遷,沒有什么是一定的!再說同僚中,也有資歷與我差不多的,我沒多大優勢?!?br/>
秦德威贊嘆了一聲:“不愧是老師,就是清醒!”
張學士見自己說了半天,秦德威仍然沒有明確表態,就忍不住催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