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秦德威不想去指責大明朝廷政策的連續失誤,是人都有局限性,他也只能盡量把握當下了。
及到次日,秦德威穿上朱紅的官袍,扣上烏紗帽,縱深上馬前往長安右門。
下馬登記后進皇城,又入宮城,過左順門,回到了忠實的文淵閣。
很好,目光所到之處都是笑容,個個都象是好人。
等秦中堂進入文淵閣,方佑方舍人就呈上幾份文書,秦中堂問了句:“這些是什么?”
方佑稟報說:“寧波那邊關于日本國使節的奏疏抄件,附帶抄了皇上的批字,以及今日官員呈進的相關奏疏。”
秦德威大悅,手底下有個順手的人是什么感覺?就是這樣的,心思能想到上司前面去,不用自己多操心,就準備妥當了。
自己昨天只是表達了一下對日本國使節的重視,今天這方舍人就把相關材料搜集起來了。
秦德威就翻檢著看了起來,先看的是地方奏疏抄本。
反正就是浙江巡海軍發現有夷船三只,上掛日本國進貢旗號,自稱是日本國王源義晴遣使來貢。
浙江巡按傅鳳翔等人奏道:欲遵明旨,仍前堅卻,但其卑詞效順,勢難阻遏,憫其悔悟之忱、略其蒙昧之罪,乞敕該部再加詳議。
秦德威看到“日本國王源義晴”三個字,有點小小迷惑,換算成了足利義晴才恍然大悟,就是太閣立志傳里那位劍豪將軍足利義輝的父親唄。
反正大明對日本內部事務沒多大興趣,當初隨便就冊封了將軍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
嘉靖皇帝的對地方奏疏的批示是:夷性多譎,不可輕信,禮部便會同兵、刑二部、都察院詳議來說。
秦德威看著真是心癢癢,嘉靖皇帝怎么不來問自己,這滿朝文武,誰能比他更懂日本國!
然后秦德威繼續看今日的奏疏原件,是禮科都給事中丁湛所上。
其中結論是:倭夷再來修貢,仰承祖訓,卻而不受,以示天朝不通無禮義之國!
秦德威將丁湛的奏疏摔在地上,罵了一句:“庸人誤國也!”